如何在引用中引用:引號使用規則與例子

您是否曾為如何引用他人引用的話語而困擾?這是在寫作中常見的難題——如何在不影響清晰度與可信度的前提下,處理多層次的引用。但掌握這項技巧其實並不難。
本文將詳細解析相關規則,讓您不再對嵌套引用的使用感到不確定。準備好讓您的寫作從雜亂無章提升至嚴謹精確嗎?讓我們深入探討。
什麼是引言中的引言 (Quote Within a Quote)?
在學術寫作中,您可能會遇到一種情況:您的資料來源引用了另一位作者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引言中的引言,也稱為「巢狀引言」。當您參考的原始來源包含了他人的引述,而您需要將這些引述都納入您的論文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例如:Patel 博士解釋說:「近期研究證實,『睡眠不足會損害記憶力』。」
在這個例子中,Patel 博士的陳述是主要引言,而內部的引言——「睡眠不足會損害記憶力」——源自於該研究。請務必正確標註這兩者的出處,既要註明 Patel 博士的次要來源,也要註明該研究是內部引言的原始來源。
引用和參考文獻標註相同嗎?
不,引用和參考文獻標註並不相同,但兩者息息相關。
引用指的是直接使用他人的文字,完全按照原始出處的呈現方式,來支持您的論點或闡述觀點。當您引用時,您會在文章中重現這些文字,通常會用引號標示。
引用範例:「夕陽西下。」
參考文獻標註則是指註明引言出處的行為。當您進行參考文獻標註時,例如引用詩詞,您需要提供詳細資訊,例如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出版年份和其他相關資訊,讓讀者清楚知道引用的內容來自何處。
簡單來說,引用是直接呈現他人的說法,而參考文獻標註則是告知讀者這些說法的出處。
如何使用多層引號
多層引號,又稱巢狀引號或間接引號,使用方式會根據您遵循美式或英式英語習慣而有所不同。以下為您說明:
1. 多層引號的基本規則
✅ 引號:在美式英語中,內層引號應使用單引號(‘ ’),英式英語則相反,使用雙引號(“ ”)。
✅ 標點符號(如逗號、句號和問號)位置:在美式英語中,標點符號通常置於引號內,英式英語則通常置於引號外。
下列表格比較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中多層引號的用法,並提供範例以清楚呈現差異:
特徵 | 美式英語 | 英式英語 |
外層引號 | 雙引號 (" ") | 單引號 (' ') |
內層引號 | 單引號 (' ') | 雙引號 (" ") |
標點符號 | 標點符號(逗號、句號)置於引號內。 | 標點符號(逗號、句號)通常置於引號外。 |
範例 | Patel 博士解釋說:「最近的研究證實『睡眠不足會損害記憶力』。」 | Patel 博士解釋說:『最近的研究證實「睡眠不足會損害記憶力」。』 |
2. 引號中再引用引號(多層嵌套)
有時您可能會遇到超過兩層的引號嵌套,但這種情況較為少見。當出現三層嵌套時,應交替使用雙引號和單引號,以確保清晰。但請注意保持句子易讀,盡量避免超過三層的嵌套。
建議:如果您需要使用超過三層的嵌套,建議:
改用間接引用;或
將資訊拆分為兩個句子表達。
✅ 多層嵌套範例:
範例 | 美式英語 | 英式英語 |
三層 | Patel 博士說:「研究發現,當被問及研究結果時,『John 說:「我不相信那是真的。」』」 | Patel 博士說:『研究發現,「John 說:『我不相信那是真的。』」當被問及研究結果時。』 |
說明 | 在美式英語中,每層嵌套交替使用雙引號和單引號。 | 在英式英語中,也採用類似的交替方式,但最外層使用單引號。 |
3. 對話中的引號引用
在對話中引用他人話語時,應遵循與學術寫作中多層引號相似的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基本結構不變:使用引號標示口語內容,並根據美式或英式英語習慣處理多層引號。注意標點符號,並務必確保讀者能輕易分辨引用者。
以下為美式和英式英語的範例:
情境 | 美式英語 | 英式英語 |
對話中引用他人 | 老師問:「誰拿了最後一塊餅乾?」接著她又說:「是你嗎,Jane?」 | 老師問:『誰拿了最後一塊餅乾?』接著她又說:『是你嗎,Jane?』 |
對話中的多層引號 | 「他告訴我,『我找不到我的鑰匙,』」她說。 | 『他告訴我,「我找不到我的鑰匙」,』她說。 |
不完整句子中的標點符號 | 「他說,『我不確定,』」但他沒有詳細說明。 | 『他說,「我不確定」,』但他沒有詳細說明。 |
如何在學術寫作中引用引言
在撰寫學術論文時,您偶爾會遇到需要引用一段文字,而該段文字本身又包含引言的情況。
處理方式取決於您所採用的主要引用格式,例如 APA、MLA、芝加哥格式或 Turabian 格式。
以下簡要說明各種格式的處理方式,並提供範例,協助您正確引用:
格式 | 如何處理多層引言 | 範例 |
APA | 在雙引號內使用單引號標示內層引言。APA 格式通常建議您改寫(paraphrase)內容,避免過度使用多層引言。 | Smith (2020) 解釋道:「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令人驚訝。』」(p. 45)。 |
MLA | 在雙引號內使用單引號。務必保持清晰,並註明頁碼。 | Smith 認為:「評論家指出,『這齣劇重新定義了現代戲劇。』(45)。」 |
芝加哥(註釋與書目) | 在雙引號內使用單引號。首次引用時,請於腳註完整註明;後續引用可簡略。 | Smith 寫道:「她高喊:『今天我們勝利了!』」¹ |
Turabian | 規則與芝加哥格式相同。Turabian 格式主要用於大學論文寫作。 | Smith 聲稱:「船長說:『我們將贏得這場戰役。』」¹ |
APA 提示: APA 格式通常不鼓勵使用超過一層的多層引言。如果允許,請改寫內層引言,避免直接引用。
一般提示: 避免過多的引用層級。如果多層引言過於複雜,請重新改寫或將其拆分為兩個句子。
標點符號提示: 務必根據主要引言,正確交替使用雙引號與單引號。
引用引言時的標點符號使用方式
引用引言時,標點符號的位置至關重要,且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規則有所不同。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規則 1:句號和逗號
/ | 美式英語 | 英式英語 |
規則 | 一律將句號和逗號置於引號內,即使它們並非原始引言的一部分。 | 除非句號和逗號屬於原始引言,否則將它們置於引號外。 |
範例 1 | 劉易斯博士說:「研究證明『結果差異很大』。」 | 劉易斯博士說:「研究證明『結果差異很大』。」 |
範例 2 | 「我們稱之為『關鍵時刻』,」教授解釋道。 | 「我們稱之為『關鍵時刻』,」教授解釋道。 |
規則 2:問號和驚嘆號
/ | 美式英語 | 英式英語 |
規則 | 若屬於引言內容,則置於引號內;否則,置於引號外。 | 規則相同:若屬於引言內容,則置於引號內;若適用於整個句子,則置於引號外。 |
範例 1 | 他問:「她真的說過『我會贏得這次勝利』嗎?」 | 他問:「她真的說過『我會贏得這次勝利』嗎?」 |
範例 2 | 他喊道:「勝利是我們的!」 | 他喊道:「勝利是我們的!」 |
範例 3 | 她真的說過:「結果令人失望」嗎? | 她真的說過:「結果令人失望」嗎? |
其他處理引用的重要規則
除了引號的使用和標點符號規則外,還有一些你必須知道的重點。這些規則能讓你的寫作更流暢、清晰,並符合規範。
1. 短引用
短引用指的是能簡潔融入句中的一小段文字。各家寫作風格指南對「短」的定義有所不同。
風格 | 短引用定義 | 格式 | 範例 |
英國英語 | 少於 40 個字 | 使用單引號,依照一般段落格式。 | 科技的影響顯而易見:「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世界變得更小。」 |
APA | 少於 40 個字 | 使用引號,並標明作者、年份、頁碼。 | 「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世界變得更小。」 (Smith, 2020, p. 15) |
MLA | 少於 4 行 | 使用引號,註明作者與行數/頁碼。 | 「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世界變得更小。」 (Smith 15) |
芝加哥 | 少於 100 個字 | 使用引號,加上註腳或內文引用。 | 「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世界變得更小。」¹ |
圖拉比安 | 少於 100 個字 | 使用引號,加上註腳或內文引用。 | 「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世界變得更小。」¹ |
2. 長引用
長引用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當引用的內容較長時,應使用「獨立引文」的格式。
風格 | 長引用定義 | 格式 |
英國英語 | 40 字以上 | 內縮,除非是引述對話,否則不使用引號。 |
APA | 40 字以上 | 整段內縮,不使用引號,在句尾標點符號後註明出處。 |
MLA | 4 行以上 | 內縮一英寸,使用雙倍行距,不使用引號,在句尾標點符號後註明出處。 |
芝加哥 | 100 字以上 | 使用獨立引文格式,內縮,以註腳或尾註方式註明出處。 |
圖拉比安 | 100 字以上 | 使用獨立引文格式,將引文內縮,並以註腳或尾註方式註明出處。 |
美國英語 (APA)
定義: 長引用通常是指超過 40 個字的引文。
格式: 採用獨立引文格式,內縮一英寸,不使用引號。出處標註於標點符號之後。
範例 (超過 40 字):
根據佛洛斯特:
黃色的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遍
身為一個旅人,我佇立良久
盡我所能地向著一條路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灌木叢中;
日後在某處,我將嘆息一聲講述:
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因此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Frost, 1916, p. 15)
英國英語 (牛津等)
定義: 長引用通常是指超過 40 個字的引文。
格式: 與 APA 格式相同,但若標點符號不屬於引文內容,則置於引號之外。
範例 (超過 40 字):
正如佛洛斯特反思:
黃色的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遍
身為一個旅人,我佇立良久
盡我所能地向著一條路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灌木叢中;
日後在某處,我將嘆息一聲講述:
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因此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Frost, 1916, p. 15)
MLA 風格
定義: 長引用是指超過 4 行的詩句,或超過 40 個字的散文。
格式: 內縮一英寸,不使用引號。出處標註於標點符號之後。
範例 (超過 40 字):
在未竟之路中,佛洛斯特寫道:
黃色的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遍
身為一個旅人,我佇立良久
盡我所能地向著一條路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灌木叢中;
日後在某處,我將嘆息一聲講述:
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因此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Frost 15)
芝加哥/圖拉比安
定義: 長引用是指超過 100 個字的散文,或超過 40 個字的詩句。
格式: 採用獨立引文格式,內縮,不使用引號。出處可以標註於註腳或尾註。
範例 (超過 40 字):
佛洛斯特的詩作未竟之路,優美地捕捉了人生中的抉擇:
黃色的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遍
身為一個旅人,我佇立良久
盡我所能地向著一條路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灌木叢中;
日後在某處,我將嘆息一聲講述:
樹林裡分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因此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Frost, Mountain Interval, 15)
2. 直接引用 vs. 間接引用
✅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意指使用原始文獻中的一字一句,並以引號標示。 必須清楚標明出處。
範例: 根據 Smith 的說法:「教育是自由的基石。」 (Smith, 2020, p. 15)
✅ 間接引用 (或改寫)
間接引用並非逐字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原文的概念。 即使未使用原文, 仍須註明出處!
範例: Smith 認為,教育是實現真正自由的關鍵 (2020)。
要點 | 直接引用 | 間接引用 |
使用原文? | 是 | 否 |
使用引號? | 是 | 否 |
需要標註出處? | 是 | 是 |
使用訣竅 | 用於強調原文的力道 | 用於使文章更流暢 |
當原始文句特別具有說服力或權威性時,使用直接引用。
當總結概念,而不需要完全複製原文時,使用間接引用。
可以簡化或修改引述嗎?
是的,您可以在寫作中簡化和修改引述,但必須遵守特定的規則和指南。以下說明何時及如何簡化或修改引述,以及使用刪節號和方括號的規則。
1. 如何簡化引述
簡化引述可讓您省略不必要的部分,使引述更精簡並與您的寫作更相關。通常在引述包含不相關資訊,或對您的目的而言引述太長時執行此操作。
規則:
刪節號 (...) 用於表示原始引述中省略的文字。
務必確保簡化引述不會改變原始含義。僅省略不相關或非必要的部分。
範例 | 原始引述 | 簡化後的引述 |
範例 1: | 敏捷的棕色狐狸跳過了懶惰的狗,然後跑進了森林。 | 敏捷的棕色狐狸...跑進了森林。 |
範例 2: | 她從未見過如此驚人的景色,這讓她感到真正活著,以一種她以前從未體驗過的方式。 | 她從未見過如此驚人的景色...這讓她感到真正活著。 |
2. 如何修改引述
修改引述可讓您為了清晰、更正或文法原因調整某些字詞。當原始引述包含笨拙的措辭、不正確的文法或不明確的代名詞時,通常需要這樣做。
規則:
方括號 [ ] 用於表示您已修改原始引述。 這可以包括添加文字以提高清晰度或調整引述的文法。
確保所做的任何變更都不會改變引述的原始含義。
範例 | 原始引述 | 簡化後的引述 |
範例 1 (闡明代名詞): | 他不想去。 | [老師] 不想去 |
範例 2 (更正文法): | 她不明白這個概念。 | 她 [不] 明白這個概念。 |
3. 摘要表:
修改 | 何時使用 | 如何使用 | 範例 |
刪節號 | 省略引述中不必要的部分。 | 使用三個點 (…) 移除文字,而不會改變含義。 | "敏捷的棕色狐狸...停下來喘口氣。" |
方括號 | 添加或修改引述的部分。 | 使用方括號 [ ] 顯示變更或澄清。 | "[老師] 不想去。" |
簡化的引述 | 使引述更精簡。 | 使用刪節號移除非必要資訊。 | "她從未見過如此驚人的景色...它讓她感到真正活著。" |
修改後的引述 | 調整文法、闡明含義或添加細節。 | 使用方括號指示對引述所做的任何變更。 | "[學生] 不喜歡這個結果。" |
結論
我們深入探討了引用的各種細節,從理解何時及如何使用多層引用,到掌握縮減或修改引言的規則。
起初或許有些複雜,但一旦上手,便會成為你的習慣。所以,下次你需要引用時,就能確切知道該如何正確無誤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