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全名為何?從 GPT-1 到最新 GPT 的完整演進
您可能使用 ChatGPT 有一段時間了,或許會突然好奇:「GPT 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在本文中,我將會逐步解析 GPT 的組成,說明其運作原理,並展示它如何驅動 ChatGPT 以及我每天使用的其他人工智慧工具。最終,您將能深入了解 GPT 背後所蘊含的技術,正是這些技術讓對話、寫作與問題解決成為可能。
GPT 代表什麼?
GPT 代表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生成式預訓練模型),每個詞彙都點出其運作原理。一旦理解生成式 (Generative)、預訓練 (Pre-trained) 及轉換器 (Transformer) 這三大概念,就能掌握 GPT 的精髓。
1. 生成式 (Generative):GPT 中的 “G”
“G” 代表 生成式 (Generative),意指 GPT 不只是重述既有資訊,而是在每次輸入時創造出嶄新的文本。
假設你向 GPT 提出以下要求:
“寫一篇關於機器人學習繪畫的短篇故事。”
GPT 並非從網路搜尋故事,而是根據訓練過程中學習到的機率,逐字生成內容。例如,它可能以「很久很久以前」開頭,接著預測下一個適合的詞彙「有」,然後是「一個」,以此類推,逐步建構出一個全新的故事。
這之所以可行,是因為 GPT 理解語言的運作方式,而不僅僅是詞彙的意義。它能掌握模式、語氣、句子結構以及概念之間的關聯。簡而言之,「生成式」代表它能產出連貫、具備上下文意識且富含創意的文本,如同人類的創作一般。
2. 預訓練 (Pre-trained):微調前的學習階段
在 GPT 與你互動之前,它會經歷一個龐大的學習階段,稱為 預訓練 (Pre-training)。在此階段,它會讀取大量來自書籍、文章、網站及其他來源的文本。
其目標為何? 預測句子中的下一個詞彙。
此階段採用神經網路 (Neural Networks),這是一種模仿人類大腦處理資訊方式的電腦系統。 網路學習預測句子中的下一個詞彙,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經過數十億次的重複,能讓它學會文法、事實、邏輯,甚至掌握風格。
舉例來說,如果它看到這個句子:
“The cat sat on the ___.”
它會嘗試預測缺少的詞彙,很可能是「mat (墊子)」。
如果預測錯誤,它會調整內部的「連結」。
隨著時間推移,GPT 會處理數十億個類似的範例,學習文法、事實、推理模式,甚至像幽默或語氣等細微差別。
因此,「預訓練」表示 GPT 在針對特定用途(如聊天、摘要或編碼)進行微調之前,就已對語言和知識具備廣泛且通用的理解。
3. 轉換器 (Transformers) 與注意力機制 (Attention):GPT 背後的「大腦」
現在,“T”—— 轉換器 (Transformer)——才是真正產生奇蹟之處。 這指的是模型的架構或結構。 這也是 GPT 能夠理解複雜句子並追蹤長時間對話的原因。
傳統的 AI 模型過去一次讀取一個詞彙的文本,導致難以記住句子中較早出現的部分。 轉換器透過使用稱為注意力機制 (Attention Mechanisms) 的系統來改變這個情況。
以下是注意力機制運作方式的簡單說明:
假設 GPT 正在讀取句子——
“The cat sat on the mat because it was warm.”
當 GPT 看到詞彙「it」時,注意力機制會協助它回頭找出「it」指的是哪個較早的詞彙。 在這種情況下,它正確地將「it」連結到「the mat (墊子)」,而非「the cat (貓)」。
這種專注於上下文的能力讓 GPT 能夠理解詞彙之間的關聯,即使橫跨很長的段落。
另一個關鍵概念是:上下文嵌入 (Contextual Embeddings)。
GPT 將每個詞彙表示為一組數字 (稱為嵌入),這些數字不僅捕捉詞彙的意義,還捕捉其上下文。
例如:
在「river bank (河岸)」中,詞彙「bank」獲得一個與水和地理相關的嵌入。
在「money bank (銀行)」中,嵌入轉向金融和經濟。
這就是 GPT 了解你的意圖,而不僅僅是你說出的話的方式。
4. 微調 (Fine-tuning):從智慧模型到實用助手
經過預訓練後,GPT 非常了解語言,但它還不了解如何進行友善、安全且有用的對話。 這就是 微調 (Fine-tuning) 的用武之地。
微調教導 GPT 如何遵循指示和恰當表現。
開發人員透過提供模型特殊的訓練數據來達成此目的,這些數據包含實用且安全的回應範例。 之後,人工審閱者會檢查和評估輸出,以使模型的答案更準確,並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這個過程說明了為何 ChatGPT 給人健談、有禮貌且資訊豐富的感覺,它是 GPT 的一個版本,經過仔細調整,能像一個負責任的數位助理般回應,而不僅僅是隨機的文本產生器。
總而言之,GPT 是一個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生成式預訓練模型),它能學習語言模式、透過注意力機制理解上下文,並產生感覺自然且智慧的文本。 這不是魔法,而是數學、數據和智慧設計的層層堆疊,共同使機器聽起來更像人類。
AI 和 GPT 之間有什麼區別?
很容易混淆「AI」和「GPT」,但它們並非同一件事。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是一個廣泛的領域,涵蓋從自動駕駛汽車到面部辨識再到語音助理的所有事物。
GPT 是一種特定類型的 AI,專為理解和產生人類語言而設計。
你可以將 AI 視為整個工具箱,而 GPT 是其中最先進的工具之一,專門用於對話、寫作和語言理解。
GPT 的發展歷程
OpenAI 率先將生成式預訓練 (GP) 應用於轉換器架構,此舉徹底改變了人工智慧領域。
在此之前,大多數 AI 模型都針對特定用途進行訓練,例如翻譯語言或分析情感。 OpenAI 的創新之處在於,讓模型首先學習語言的通用結構,透過海量文本資料進行預訓練,然後將其應用於各種不同的任務。
如今,GPT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系統之一。
現有多少個 GPT 模型?
截至目前,OpenAI 已開發出 五個主要版本 的 GPT 模型,每個版本都比前一代更大、更聰明且功能更強大。 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模型的演進過程。
GPT-1:初試啼聲 (2018)
故事始於 2018 年 6 月 11 日,當時 OpenAI 的研究人員發表了論文「透過生成式預訓練提升語言理解能力」。 這篇論文介紹了首個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模型 GPT-1。
GPT-1 使用包含超過 7,000 部未出版小說的 BookCorpus 資料集進行訓練,使用了約 1.17 億個參數。 它採用一種半監督式訓練方法:模型首先學習通用的語言模式(預訓練),然後再針對較小且已標記的資料集進行微調,以執行特定任務。
這項突破性的進展證明了 AI 無需大量人工標記資料也能學習語言,而這在當時是一大瓶頸。 GPT-1 證實,擴展通用型語言學習模型的能力,可以超越從頭開始訓練的專用模型。
GPT-2:規模化的力量 (2019)
在 GPT-1 成功發布後,OpenAI 於 2019 年 2 月 14 日 推出了 GPT-2。 本質上,GPT-2 是 GPT-1 的強化版本,它擁有 15 億個參數(增加了十倍),並使用包含 800 萬個網頁的大型資料集 WebText 進行訓練。
GPT-2 首次能夠生成聽起來極為逼真的人類文章或故事。 事實上,GPT-2 的寫作能力非常出色,但也潛藏著風險,因此 OpenAI 最初並未完全釋出此模型,擔心它可能被用於散播不實資訊或垃圾訊息。 在 2019 年 11 月全面發布之前,他們逐步釋出了較小型的版本。
GPT-2 清楚地表明,擴大模型和資料集的規模,可以直接且顯著地提升語言的流暢性和連貫性,而這也成為後續每個版本的發展模式。
GPT-3:顯著的躍升 (2020)
接著,GPT-3 在 2020 年 5 月 28 日 問世,徹底顛覆了整個領域。 GPT-3 擁有 1750 億個參數,比 GPT-2 大了 100 多倍,並使用更廣泛的資料集進行訓練,包括書籍、維基百科和網際網路上的大量內容。
GPT-3 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其 少量樣本學習 能力,這表示它只需在提示中看到幾個範例,就能執行新的任務,而無需重新訓練。 您可以向它展示幾行詩句或一小段程式碼,它就能夠以相同的風格繼續創作下去。
不久之後,OpenAI 採用一種稱為 從人類回饋中強化學習 (RLHF) 的方法,對 GPT-3 進行了微調。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審閱者會對模型的回應進行評分,藉此教導模型判斷「好的」答案是什麼。 最終的成果便是 InstructGPT,這是一個能夠更準確且安全地遵循指示的模型。
這個訓練理念也成為 ChatGPT 的基石。 ChatGPT 於 2022 年 11 月 推出後,迅速成為人工智慧發展史上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式之一。
GPT-4:多模態智慧 (2023)
到了 2023 年 3 月,OpenAI 發布了 GPT-4,這在推理能力和安全性方面都是一次重大的升級。 GPT-4 可以處理 文字和圖像,使其成為 多模態模型,但它仍然以文字形式回應。 它可以更好地處理複雜的提示,減少事實錯誤,並且能夠理解早期模型無法掌握的細微差異。
GPT-4 也成為 ChatGPT Plus 背後的引擎,並推動了眾多實際應用,從 Microsoft Copilot 到 GitHub Copilot、Khan Academy 的家教、Snapchat 的「My AI」,甚至是 Duolingo 的對話練習 工具。
GPT-5:最新一代 (2025)
OpenAI 於 2025 年 8 月 7 日 推出了 GPT-5,這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模型。 它新增了一個 動態路由器系統,可以根據任務的複雜程度,自動決定何時使用速度較快且輕量化的模型,或是速度較慢但更注重推理的模型。
GPT-5 也擴展了其多模態能力,可以處理 文字、圖像和音訊,並在 多步驟推理 方面展現了初步的進展,使其能夠分階段規劃和解決問題。 例如,它可以將一個數學問題分解為多個邏輯步驟,或是在撰寫分析報告之前先總結影片的內容。
簡而言之,GPT-5 不僅僅是「更大」。 它在思考方式上更加智慧,能夠在速度、準確性和情境理解之間取得平衡。
GPT 以外的基礎模型
雖然 OpenAI 的 GPT 系列最廣為人知,但它並非 基礎模型 的唯一範例。 基礎模型是一種在龐大且多樣化的資料上進行訓練的大型 AI 系統,可作為許多任務的基礎。
其他主要的基礎模型包括:
Google 的 PaLM — 一種與 GPT-3 相當的模型,已應用於 Bard 和 Gemini 等產品。
Meta 的 LLaMA — 一種開放研究模型,旨在鼓勵學術界和社群的發展。
Together 的 GPT-JT — 一種受 GPT 系列啟發,且功能強大的開放原始碼模型。
leutherAI 的 GPT-J 和 GPT-NeoX – 受 GPT 啟發的開放原始碼模型,旨在使研究人員能夠存取大型語言模型。
這些模型與 GPT 具有相同的核心概念:一個單一、大型且經過預先訓練的模型,可以為從聊天機器人到圖像產生器等各種應用提供支援。 GPT 只是恰好使這個概念廣為人知的模型。
誰擁有 GPT?
GPT 模型由 OpenAI 擁有及開發,這家研究公司於 2018 年率先推出此技術。OpenAI 負責管理所有版本的 GPT,並透過其 API 授權使用,同時為廣受歡迎的 ChatGPT 應用程式提供技術支援。
然而,「GPT」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名詞,它也是與 OpenAI 相關的 品牌名稱。2023 年,OpenAI 宣布「GPT」應被視為其組織的專屬品牌,如同「iPhone」之於 Apple。
這表示透過 API 使用 OpenAI 模型的開發者,不能隨意將自己的產品命名為「Something-GPT」。OpenAI 已更新其 品牌及使用政策,以避免官方 OpenAI 產品與第三方工具之間產生混淆。
為了進一步強調這一點,OpenAI 甚至已在多個國家申請 將「GPT」註冊為商標:
在美國,相關申請仍在審查中,主要爭議點在於「GPT」是否過於通用,而不具備商標註冊資格。
在歐盟和瑞士,OpenAI 已於 2023 年成功將「GPT」註冊為商標,但這些註冊目前正受到挑戰。
同時,OpenAI 允許 ChatGPT Plus 用戶創建 自訂 GPT,也就是根據獨特指令或資料所打造的 ChatGPT 個人化版本。即使使用者可以為這些自訂 GPT 命名並分享,它們仍然屬於 OpenAI 系統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
OpenAI 擁有及開發 GPT。
Microsoft 是重要的合作夥伴,不僅透過 Azure 提供基礎架構,更將 GPT 整合至 Microsoft Copilot 和 Bing 等產品中。
其他公司或許可以建立類似 GPT 的系統,但根據 OpenAI 的規範,它們不得將其產品命名為「GPT」。
ChatGPT 和 GPT
既然您已經了解 ChatGPT 中 GPT 的含義,接著讓我們看看它與 ChatGPT 的關聯。
為什麼稱為 ChatGPT?
這個名稱相當直接:“Chat” 強調其目的在於進行互動式對話,而 “GPT” 則是指驅動它的 AI 模型。總的來說,ChatGPT 是一個基於 GPT 技術的對話式 AI。

GPT 與 ChatGPT 的關係
可以這樣理解:GPT 是大腦,而 ChatGPT 是使用者介面。
GPT 是一個在海量文字資料上訓練而成的大型語言模型。它能理解語言、邏輯和上下文,並能生成文字、總結內容、回答問題以及執行其他語言相關任務。
ChatGPT 是 GPT 的一個微調版本,專為對話情境進行了優化。它利用強化學習和人類回饋來改善回應,維持對話的上下文連貫性,並確保安全且合宜的回應。
不同的 ChatGPT 版本基於不同的 GPT 模型運行 — 免費用戶可能使用 GPT-3.5,而付費用戶則可使用 GPT-4 或 GPT-5 — 這會影響回應的深度、準確性及推理能力。
簡單來說,GPT 提供了智慧核心,而 ChatGPT 則將這種智慧轉化為直觀、靈敏且實用的日常對話體驗。
GPT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GPT不僅僅是研究領域的好奇事物,它正驅動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使任務處理更快速、更智慧且更具互動性。 本質上,GPT是一個文字生成引擎:它可以創建內容、總結資訊、回答問題、翻譯語言、產生程式碼,甚至能針對複雜問題提供逐步的邏輯推理。
舉例來說,許多應用程式整合GPT以提升使用者體驗:
聊天機器人與虛擬助理,像是ChatGPT、Microsoft Copilot和客戶支援機器人,運用GPT進行更自然的對話並提供引導。
內容創建工具利用GPT來撰寫文章、行銷文案、社群媒體貼文或創意寫作。
教育和輔導平台採用GPT來解釋概念、產生練習題,或即時提供學習者回饋。
軟體開發工具,例如GitHub Copilot,使用GPT來建議程式碼、完成函式和偵錯程式。
商業智慧與研究應用程式使用GPT來總結報告、分析數據,並從大量文字中產生洞見。
簡而言之,GPT扮演著多功能的AI助手,能夠生成文字、解決問題,並支援涉及理解或產生語言的任務。 其高度的靈活性使其成為橫跨科技、商業、教育和創意產業中無數實際應用的基石。
什麼是 LLM 以及它與 GPT 的關係
LLM (大型語言模型) 是一種人工智慧,透過學習大量的文本資料,來理解並生成人類語言。 它可以回答問題、總結文章、翻譯語言或創作內容——所有這些都是基於上下文,預測接下來應該出現的字詞。
GPT 是一種特定類型的 LLM。它採用轉換器架構和生成式預訓練,以產生高品質且能理解上下文的文本。
ChatGPT 是基於 GPT 所建立的,這也表示它是一種 LLM。 它是針對對話進行微調的 GPT 版本,因此更擅長於遵循指示、保持對話的上下文,並在聊天中自然地回應。
簡單來說:
LLM = 能理解並生成語言的通用 AI 類型。
GPT = 由 OpenAI 所開發的特定 LLM。
ChatGPT = 基於 GPT 所建立的對話產品。
因此,GPT 是 LLM 的一個例子,而 ChatGPT 則是基於這個特定 LLM 所建立的產品。
結論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關於 GPT 的意義。我們說明了 GPT 的運作原理、它如何驅動 ChatGPT,以及它在大型語言模型 (LLM) 領域中的定位。
現在您瞭解 GPT 是對話式 AI 的核心,而 ChatGPT 則是您使用的親切介面。無論是寫作、程式設計或回答問題,這項技術的目標都是讓語言相關任務更輕鬆、更直觀,讓您體驗 AI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您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