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議論文:格式與主要步驟

Author image
撰寫者  Emily Watson
2025-08-14 17:09:10 4 分鐘閱讀

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幫助你清晰且有說服力地表達你的觀點。

如何讓論證更有說服力?關鍵在於證據的充分性,以及你呈現證據時的態度與專業。

這份指南將引導你了解基本步驟、示範如何選擇最佳結構,並教你如何打造一個令人信服的論述。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議論文?

議論文是一種文學作品,旨在透過邏輯和證據,而非情感訴求,來說服讀者認同特定觀點。與說服性文章不同,後者可能更側重於情感訴求,議論文則仰賴結構化的論證和事實根據,以證明其論點。這類文章通常會清晰表明自身立場,並進一步承認和回應對立觀點。

議論文的關鍵在於其論題必須針對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而促使作者提出合理的推論和證據來支持自身立場。這包含整合反論點,並嚴謹地論證其不正確或較不具效力的原因。重點在於透徹的研究和檢視不同的觀點,以建立一個引人入勝的論證。

在學術界,這類文章是很常見的寫作作業,經常涵蓋與科學、技術、政治和醫療保健相關的議論文主題。作業通常要求學生透過文獻回顧或實證研究等方式進行研究,以支持其核心主張。最終目標是闡述明確的論點,並透過可靠的證據為論點提供充分支持。

論證性文章的五段格式

論證性文章的結構可能有所不同,但對初學者而言,五段格式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這種簡單明瞭的方法非常適合篇幅較短的文章,包含引言、三個以證據為基礎的主體段落,以及結論。

1. 引言

引言段落對於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並讓讀者「預覽」文章內容至關重要。它包含:

吸引人的開頭:一個引人注目的陳述、一個問題、一個軼事、一句引言或一段生動的描述。

範例:「您知道嗎?每年有超過一百萬隻海洋動物因塑膠污染而喪生。」

背景資訊:簡要的背景資訊,幫助讀者了解問題。

範例:「塑膠污染已演變成全球危機,影響野生動物、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

論述:一句話總結您的論點或主張。

範例:「為了減輕塑膠污染的危害,我們必須採取永續措施,並對塑膠生產實施更嚴格的規範。」

2. 主體段落(3 部分)

論證性文章的主體應由三個段落構成,每段針對支持論點主張的一個主要原因。

1. 第 1 段:提出佐證

主題句:點出本段的主要論點。

範例:「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量是解決這場危機的關鍵。」

證據/佐證:運用事實、統計數據或例子來支持您的主張。

範例:「海洋保護協會的報告指出,塑膠吸管每年產生數百萬噸的垃圾。」

分析/論證:解釋這些證據如何支持您的論述。

範例:「透過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我們就能減少最普遍且可預防的廢棄物來源。」

2. 第 2 段:應對反面論點

反面論點:承認一個相反的觀點。

範例:「批評者認為,禁用塑膠可能因為永續替代方案的成本較高,而損害小型企業的利益。」

反駁:駁斥或解釋為何該反面論點較不具說服力。

範例:「然而,長期的經濟效益,例如減少環境清理成本,遠超過短期的挑戰。」

3. 第 3 段:進一步補充佐證

主題句:加入另一個支持您論述的論點或例子。

範例:「推動生物可分解材料的創新,能為產業創造新商機。」

證據:提出事實或研究來佐證您的主張。

範例:「投資生物可分解包裝材料的公司,已獲得顯著的消費者支持。」

過渡:將想法與下個段落連結,引導至結論。

範例:「如同這些例子所顯示的,轉向永續的做法既可行也有其必要性。」

3. 結論

結論透過強化您的論點,並讓讀者對議題有更深的思考來總結全文。切記不要在此提出新的想法或證據,而是統整您已提出的觀點。

重述論述:根據先前的證據,提醒讀者您的主要論點。

範例:「總而言之,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系統,我們勢必得擺脫一次性塑膠製品。」

回顧要點:簡要回顧文章中討論的重點,以強化您的立場。

範例:「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反駁反面論點,以及鼓勵創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行動呼籲:激勵讀者採取行動,或反思您的論點所代表的更深層意義。

範例:「現在是個人、企業和政府採取永續替代方案,並共同守護我們未來的時候了。」

進階議論文結構與範例

撰寫複雜主題的議論文時,需要採用三種主要的論證結構:亞里斯多德式、圖爾敏式和羅傑式。每種結構都有其獨特的目的和用途。

1. 亞里斯多德式(經典)論證

最適合: 用於提出立場明確且直接的論點。

亞里斯多德式論證非常適合清晰且有邏輯地闡述論點,尤其是在試圖說服對主題知識或經驗不足的讀者時。此方法著重運用「信譽 (ethos)」、「情感 (pathos)」和「理性 (logos)」三要素,結合運用以強化論點,使其更完整有力。

這種引人入勝的寫作方式結合了對議題的明確闡述以及作者的觀點,並將焦點轉移到逐一處理反對意見,利用證據和邏輯推理來論證其不正確之處。最後,提出最具說服力的證據,為讀者提供充分的論據,以支持所提出的政策變革。這就像為讀者提供明確的旅行指南,確保他們順利抵達目的地。

此結構介於單點結構和五段式結構之間,是一種直接但更具彈性的五段式文章寫作形式。

大綱:

  1. 引言: 提出議題,提供背景資訊,並闡述論文主旨。

範例:「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氣候變遷正以驚人的速度惡化。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更嚴厲的碳排放管制政策,以減緩其衝擊。」

  1. 個人觀點: 清楚解釋個人論點及其有效性。

範例:「減少碳排放能有效減緩全球暖化,實施嚴格法規的地區污染程度降低即為例證。」

  1. 反方觀點: 闡述反對意見,並以邏輯方式駁斥。

範例:「部分人士認為更嚴格的政策會阻礙經濟發展,但數據顯示,投資綠色能源能創造永續就業機會。」

  1. 佐證: 提供事實、數據或實例以強化論點。

範例:「自從實施碳稅以來,丹麥等國家的再生能源產業就業人數已成長 70%。」

  1. 結論: 總結重點,並重申論文主旨。

範例:「透過優先減少碳排放,我們能在保護地球以造福後代的同時,促進經濟成長。」

2. 圖爾敏論證法

最適合: 用於處理缺乏明確答案的複雜議題,或建構反向論證。 

圖爾敏結構適用於深入探討難以找到明確答案的複雜議題。它允許以層層遞進的邏輯方式建立論點,就像剝洋蔥一樣,逐步深入核心。

在此結構中,文章重點可能在於反駁其他論點,而非提出獨立的主張。在提出主張並以證據支持的同時,也需解釋基本假設,並回應潛在的質疑。

此方法的優勢在於能逐步建構論證,對於需要深度分析的論文而言非常有效。

大綱:

  1. 主張 (Claim): 針對主題提出明確聲明。 

範例:「強制疫苗接種對於維護公共衛生與安全至關重要。」

  1. 理由 (Reasons): 提供支持主張的證據。

範例:「疫苗已使全球小兒麻痺症和麻疹等疾病的發生率降低 95% 以上。」

  1. 論據 (Warrant): 解釋主張與證據之間的關聯。

範例:「群體免疫能確保即使無法接種疫苗的個體也能受到保護,進而使整個社會受益。」

  1. 支持 (Backing): 提供額外證據以強化論據。

範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研究證實,疫苗接種普及的群體中,可預防疾病的爆發次數較少。」

  1. 限定 (Qualifier): 承認主張可能不完全適用的限制或條件。

範例:「疫苗可能不適用於有嚴重過敏反應的個體,但應提出經醫學證明的豁免理由。」

  1. 反駁 (Rebuttal): 處理反對論點,並提出反證。

範例:「儘管有些人認為疫苗會引起不良反應,但大量研究已駁斥此說法,並證明疫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

3. 羅傑斯式論證

最適合: 用於彌合具爭議性議題上的分歧,或與意見分歧的群體進行有效溝通。

羅傑斯式結構旨在於可能引發爭議的論證中尋求共識。此方法特別適用於與持有不同信念的群體溝通,強調理解和尊重不同觀點,並在兩種觀點之間建立平衡的討論。

首先,呈現對方的論點,展現同理心並承認其有效之處。接著,分享自身觀點,並找出雙方能達成共識或妥協的領域。此方法不僅能促進彼此尊重,還有助於彌合分歧,因此對於解決需要達成共識的議題而言非常有效。

大綱:

  1. 引言: 介紹議題,並保持中立的語氣。

範例:「關於全民健保的爭論持續存在,雙方各有合理的考量。」

  1. 對方觀點: 呈現並肯定反對方的觀點。

範例:「反對全民健保的人士認為,這可能會增加稅收,並降低醫療品質。」

  1. 自身觀點: 解釋自身立場,同時尊重對方的觀點。

範例:「然而,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地區的證據顯示,國民健康狀況有所改善,因醫療費用而破產的案例也減少。」

  1. 尋求共識: 強調雙方共同目標,並提出可行的妥協方案。

範例:「雙方都認為醫療保健的可及性至關重要。結合公共和私人醫療資源的混合式系統,既能擴大醫療覆蓋範圍,又能解決成本問題。」

  1. 結論: 總結平衡的論證,並提出未來的方向。

範例:「透過共同努力設計一個公平合理的制度,我們能確保醫療保健的可及性,同時兼顧醫療品質和財務上的永續性。」

撰寫議論文的步驟:寫作過程

1. 論點發想

首先,靜下心思考你的文章主題。如果沒有指定論點,花點時間發想你感興趣,且符合作業要求的想法。自問:對於什麼議題你最有感觸?有什麼論點是你能夠以充分的證據支持並為之辯護的?這就是你的論文主旨——整篇文章的基石。

2. 充分準備

這個步驟的重點在於收集建構論點所需的工具。從研究開始:尋找可靠的來源,蒐集能佐證你主旨的事實、統計數據和範例。同時,也要尋找並蒐集反對觀點——你必須處理並反駁這些觀點。蒐集好證據後,擬定大綱。將其視為你文章的地圖,標示出每個論點、反駁以及證據的安排位置。

3. 草擬文章

現在你有了大綱,就可以開始撰寫文章的初稿。先不用太在意細節,重點是將你的想法寫下來。引言部分應包含一個吸引讀者的開頭、一些背景資訊,以及清楚的主旨陳述。在文章主體中,闡述你的論點,以證據支持,並提出相反的意見,然後明確地駁斥這些反對意見。最後,在結論中重申你的主旨,並強調你的觀點。

4. 修改與精煉

修改是讓你的文章更臻完善的階段。以批判性的角度閱讀你的草稿,檢視你的主張是否合乎邏輯、證據是否充分,以及表達是否清晰。你的證據是否具說服力?你是否有效地處理並反駁了相反的觀點?找出可以加強用字、組織結構以及流暢度的地方。此時,也應確認你的語氣和用詞是否適合目標讀者。

5. 完美校對

最後,將重點放在細節上。檢查文法、拼字和標點符號的錯誤。確認所有引用皆準確且格式正確。大聲朗讀你的文章有助於發現不順暢的語句或疏漏之處。如果可以,請朋友或同學幫忙檢查,他們可能會發現你遺漏的錯誤。

五種論證主張

在撰寫議論文時,您必須選擇最能支持您論點的主張類型。這個選擇將會影響您如何建構論證,以及需要蒐集哪些證據。以下列出五種常見的主張類型,您可以在發展您的論述時加以運用:

1. 事實主張

事實主張的特點是聲明某件事的真偽,通常會以可驗證的證據來佐證。這類主張通常很明確,基於現實,並且指向那些能透過證據或先前研究來證實的事實陳述。

例如,若您想提出一個事實主張,可以這樣說:「氣候變遷因為人類活動而加速。」

2. 定義主張

定義主張關注於定義某個術語或概念的意義或分類。這通常透過提供字典上的定義,以及您個人對此的詮釋來達成。

舉例來說,一個定義主張可能會說:「言論自由也代表表達不受歡迎意見的權利」,藉此確立這個術語的通用範圍和使用方式。

3. 價值主張

價值主張會針對某個主題的重要性或倫理觀念傳達判斷,而且通常會受到個人信仰或社會規範的影響。這類主張會賦予某個主題價值或重要性,例如主張「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更永續」,因為前者更符合環保價值。

4. 因果關係主張

因果關係主張會建立事件之間的關聯性,聲稱一個事件會導致另一個事件發生。這類主張試圖找出某個結果的起因,以及已知原因可能造成的影響。一個因果關係主張的例子是:「長時間接觸螢幕會導致眼睛更容易疲勞。」

5. 政策主張

政策主張倡議採取特定的行動方案,或是改變現有的政策。其目的在於說服讀者支持特定的計畫或解決方案。例如,主張「政府應該實施更嚴格的塑膠生產法規,以減輕污染」,就是一項政策主張。

議論文寫作技巧

要寫好議論文,增強說服力與清晰度,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下提供精進寫作的建議:

1. 以具體事實佐證論點:

議論文並非表達個人主觀意見,而是提出論點並以證據加以證明。務必花時間蒐集可靠的優質數據,資訊越充分,論證就越有力。切記,論證時不可僅憑個人判斷,必須佐以外部研究。

2. 注意遣詞用字:

若您不同意他人觀點,請留意您的語氣與用字遣詞。即使反對他人,仍應保持尊重,如此有助於建立自身信譽,同時維持冷靜。過於強勢的言論可能引起讀者反感,因此請嘗試以堅定且圓融的態度表達。

3. 善用工具輔助潤飾文法與風格:

即使是小錯誤也可能削弱精心構建的論點。利用文法檢查工具,在文章的風格與語氣上精益求精,確保論點不偏離主軸,使語氣恰當、專業且與論點一致。

結論

總結來說,撰寫一篇論證文章需要清晰的結構、強而有力的證據,以及一個穩固的論點。

你的論點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研究和深思熟慮之上——務必反駁對立觀點,較弱的主張更容易找到支持。無論你採用的是五段式或其他模式,重點在於撰寫一個具說服力的論證,讓讀者產生共鳴,而非訴諸情感。

保持清晰、專注和專業,以確保切中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