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論證型論文範例:結構解析及技巧

Author image
撰寫者  Emily Watson
2025-08-14 17:24:09 5 分鐘閱讀

議論文在寫作中扮演著廣泛且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學生的作業。它能改變觀點、激發辯論,並解決問題。無論是寫作新手或想精進技巧的專業人士,理解不同的格式與技巧都至關重要。

為了幫助你了解如何撰寫議論文,我們將檢視一些範例,觀察其組成要素與實際策略運用。在本章結束時,你將學會如何寫出能說服讀者支持你論點的議論文。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理解議論文

議論文對於特定議題採取明確的立場,並透過研究與邏輯推理來支持該立場,以說服讀者。議論文不同於僅由個人信念與意見所構成的文章,其主要依賴嚴謹的論證結構。

議論文的類型

存在數種組織議論文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類型:

  • 古典(亞里士多德)論證:此為傳統的修辭策略,提出主張、提供佐證、駁斥反方論點,並重申核心論點。此方法直接且適用於說服。

  • 五段式文章:一種簡化的文章結構,包含引言、三個主體段落和結論。雖然常見於學術環境,但可能缺乏處理複雜論證所需的深度。

  • 羅傑斯式論證:在提出自身主張之前,著重於尋找與對立方的共通點。 

  • 托爾敏模型:將論證分解為邏輯組成要素,包括主張、證據、論據、支持、反駁與限定語。此格式特別適用於高度分析性的文章。

議論文的關鍵要素

一個結構完善的議論文大綱應包含以下要素:

  • 引言:包含吸引讀者注意的開頭、背景資訊和論點陳述。

  • 論點陳述:以一句話簡潔闡述文章的論點。

  • 主體段落:每個段落闡述一個論點,並以事實、統計數據或專家意見等證據支持。

  • 反論:辨識並以嚴謹的邏輯駁斥反對論點。

  • 結論:重申主張與要點,強化論點,並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篇有效的議論文應具備邏輯嚴謹、充分佐證及結構完整等特點,方能達到說服的目的。

古典(亞里士多德式)議論文範例 

主題:大學應該免費嗎?

簡介
高等教育在塑造未來職涯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大學學費持續上漲引發爭論。部分人士認為,大學免費能創造更多機會,另有意見指出,這將對納稅人造成不公平的負擔。本文主張大學不應免費,因為此舉將降低學術動機、貶低學位價值,並加重政府的財政壓力。

第一個論點:降低學術動機
當學生對教育投入資金時,更可能認真對待學業。學費產生責任感,鼓勵學生出席課堂、完成作業,並力求取得好成績。若大學免費,部分學生可能缺乏動機,導致更高的輟學率和資源浪費。舉例來說,在高等教育免費的國家,例如瑞典,研究顯示學生因缺乏完成學位的緊迫性,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畢業。

第二個論點:降低學位的價值
如果大學免費且易於取得,學位的價值可能隨之降低。當更多人擁有相同學歷時,學位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降低。這可能導致雇主提高職位要求,使碩士學位成為新的標準,如同今日許多職位以學士學位取代高中文憑。因此,學生可能仍需投資更高階的教育才能脫穎而出,使大學免費的效益大打折扣。

第三個論點:政府的財政負擔
大學免費將需要龐大的政府資金,可能導致稅收增加或削減其他公共服務。提供免費高等教育的國家經常面臨預算不足,難以維持教育品質的困境。例如,在德國,公立大學免收學費,但班級人數不斷增加,資源也顯得捉襟見肘。美國已在公立學校和基礎建設的經費上苦苦掙扎,若再加上大學免費,只會加劇財政壓力。

反駁與辯駁
大學免費的支持者認為,此舉能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進而減少收入不均。然而,現有的經濟援助計畫和獎學金已提供需要的學生協助。此外,大學免費不保證機會均等,因為家庭支持、人脈關係及課外活動等因素仍會影響職涯發展。與其取消學費,改善經濟援助計畫會是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結論
儘管大學免費看似朝教育平等邁進,但可能產生更多問題。學生動機可能降低、學位貶值,以及政府的龐大財政負擔,都遠大於其優點。與其讓大學免費,不如將重點放在擴大經濟援助選項,並減少高等教育中不必要的開支。

羅傑式論證文章範例

主題:社群媒體是否應該受到規範?

前言
社群媒體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溝通、獲取資訊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然而,關於假訊息、隱私侵犯及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疑慮,引發了對於政府是否應該介入規範的討論。有人認為嚴格的監管是保護使用者的必要手段,但也有人認為這會威脅言論自由和創新。本文旨在理解雙方的顧慮,並提出一個兼顧使用者安全及言論自由的平衡監管方案。

理解反對意見:反對監管的論點
反對社群媒體監管的人士認為,政府的介入將會限制言論自由,並阻礙科技的發展。像是 Twitter、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提供了公開討論、社會運動及全球連結的空間。若實施過於嚴格的法規,可能導致審查,使得政府或企業得以控制資訊的流通。此外,過度的監管也可能降低新創科技公司進入市場的意願,進而減少市場競爭和創新。

呈現另一方:負責的監管是必要的
即使存在審查的疑慮,社群媒體缺乏約束的影響力已經造成了許多嚴重的問題,包括假訊息的散播、網路霸凌和資料外洩。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公司可能會將利益置於使用者的福祉之上。例如,研究顯示,假訊息的傳播速度比真實新聞快六倍,進而影響公眾輿論,甚至選舉結果。輕度但有效的監管有助於平台改善內容審核,並在不壓制言論自由的前提下,保護使用者資料。

尋求共識: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
除了實施嚴格的政府控制或完全放任平台之外,我們其實可以採取一個更中庸的方案。其中一種方式是實施透明化要求,讓公司公開其內容審核政策和演算法。此外,也可以設立獨立的監督委員會,審查平台的運作方式,以確保公平性。監管的重點不應放在直接的內容審查,而是應該著重於執行合乎道德的廣告行為、保護使用者資料,並強化事實查核機制。

結論
關於社群媒體監管的爭論非常複雜,雙方都有其合理的顧慮。雖然過度的控制可能會威脅言論自由,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假訊息和隱私侵犯所帶來的風險。一個平衡的方案——在不限制公開對話的前提下,落實透明化和道德規範——有助於為所有使用者創造一個更安全、更負責任的數位環境。

圖爾敏論證文章範例

圖爾敏模型是建構清晰且邏輯嚴謹論證的有力架構。它強調證據、推論,以及處理自身論點潛在弱點的重要性。以下是一個完整的圖爾敏文章範例,主題為:「大學運動員應否支薪?

簡介

大學體育賽事每年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然而,這些成就的幕後功臣——運動員們,除了獎學金之外,並未獲得任何額外報酬。這引發了關於大學運動員是否應該獲得薪酬的激烈辯論。本文將論證大學運動員應獲得經濟上的補償,因為他們對學校收入貢獻卓著,同時面臨身心與學業上的雙重挑戰,且在體育之外的獲利機會有限。

論點:大學運動員應獲得經濟補償

核心論點在於,大學運動員應因其對學校及整體體育產業的貢獻而獲得報酬。

理由(證據):運動員創造龐大收益

大學體育,特別是美式足球和籃球,為大學帶來了巨額收入。舉例來說,NCAA 報告指出,光是 2023 年的瘋狂三月賽事,第一級學校就獲利超過 10 億美元。運動員是這項成功的最大功臣,卻未能分享利潤。

論證:收益創造應給予補償

證據與論點之間的關聯是,在其他產業中,對收益有所貢獻的個人通常會因其工作而獲得相應的報酬。因此,將此原則應用於大學運動員身上是合理的。

支持:職業運動的案例

在職業運動中,運動員因其技能和表現所帶來的收益而獲得報酬。大學運動員雖然並非職業選手,但其表現也具備高度水準,理應因其貢獻而獲得同等程度的認可。

條件:補償應設限並加以規範

雖然運動員應獲得報酬,但為了維持公平性並防止剝削,應對其進行規範。例如,薪酬可與運動表現、團隊收益或學業成就掛鉤,以確保補償符合體育和教育目標。

反駁:對業餘精神與公平性的疑慮

反對者認為,支付大學運動員薪酬將破壞大學體育的業餘本質,並造成高收入與低收入體育項目運動員之間的差距。然而,透過實施有組織的薪酬制度,確保所有體育項目的公平性,並維持大學體育的健全性,即可解決上述疑慮。

結論

大學運動員在創造收益和推廣學校形象上扮演著關鍵角色,但他們的努力並未得到相應的補償。透過以規範且公平的方式向運動員提供報酬,大學得以肯定他們的貢獻,同時解決對公平性和業餘精神的疑慮。圖爾敏模型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論點不僅合乎邏輯,更立基於公平與認可的原則之上。

五段式論證範例

五段式論文是一種經典的寫作格式,將論點組織成引言、三個主體段和結論。以下是一個以「是否應該禁用塑膠袋?」為題的範例。

引言

塑膠袋在現代生活中提供許多便利,但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儘管塑膠袋價格低廉且方便使用,但它們對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的長期影響是巨大的。本文主張應該禁用塑膠袋,因為它們會導致環境污染、危害海洋生物,而且有許多永續的替代方案可以取代。

主體段落 1:塑膠袋造成環境污染

塑膠袋對環境最嚴重的影響之一是其造成的環境污染。與可生物分解的材料不同,塑膠需要數百年才能分解。因此,被丟棄的塑膠袋大量堆積在垃圾掩埋場、河流和海洋中,形成既不美觀又有害的廢棄物。例如,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在 2022 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塑膠袋佔美國水域垃圾總量的近 10%。這種污染不僅破壞了自然景觀,還因為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主體段落 2:塑膠袋危害海洋生物

另一個禁用塑膠袋的重要原因是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動物經常誤將塑膠袋當作食物,導致誤食或被纏繞。例如,海龜經常將漂浮的塑膠袋誤認為是水母,而水母是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海洋保護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每年有超過 10 萬隻海洋動物因塑膠污染而死亡。因此,禁用塑膠袋可以減少這種不必要的傷害,並保護脆弱的海洋物種。

主體段落 3:存在永續的替代方案

反對禁用塑膠袋的人經常認為,這會對消費者和商家造成不便。然而,現在已經有許多永續的替代方案,例如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紙袋和可生物分解的袋子。許多已實施塑膠袋禁令的國家和城市,如愛爾蘭和舊金山,在沒有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情況下,成功大幅減少了塑膠垃圾的產生。舉例來說,愛爾蘭在 2002 年開始徵收塑膠袋稅,結果在一年內就使塑膠袋的使用量下降了 90%。這證明了這些替代方案不僅可行,而且在減少環境危害方面非常有效。

反駁:對企業的經濟影響

有些人認為,禁用塑膠袋可能會對企業,特別是依賴廉價包裝的小型零售商造成經濟上的損害。雖然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但減少污染和保護生態系統的長期效益遠遠超過短期的經濟成本。此外,企業可以透過提供價格實惠的環保購物袋,或鼓勵顧客自備購物袋等方式來適應。

結論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禁用塑膠袋,因為它們對環境、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都會造成危害。既然已經有許多永續的替代方案可供選擇,我們就沒有理由繼續使用這種會造成廣泛損害的產品。透過實施塑膠袋禁令和推廣環保措施,我們可以為創造一個更清潔、更健康的地球而努力。

MLA 範例議論文

什麼是 MLA 風格的議論文?

MLA(現代語言協會)議論文是一種學術寫作,其格式與引用標準皆由 MLA 制定。相較於其他格式,MLA 強調清晰、一致與正確地引用文獻來源,主要應用於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

MLA 與其他格式的主要差異

  1. 格式:MLA 格式有其特定規範,包含 1 英吋邊界、雙倍行距,以及包含作者姓氏與頁碼的頁眉。第一頁左上角需標明作者姓名、授課教授姓名、課程名稱與日期。

  2. 內文引用:MLA 採用括號於內文標註引用來源,包含作者姓氏與頁碼(例如:Smith 23)。

  3. 參考文獻頁:論文末尾的「參考文獻」頁面,會列出所有引用來源,並依據 MLA 規範進行格式編排。

以下範例為一篇 MLA 風格的議論文,主題為:「公共圖書館是否應獲得更多經費?」

公共圖書館是否應獲得更多經費?

Jane Doe
Professor Smith
English 101
10 March 2025

簡介

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社區資源,免費提供書籍、科技設備與教育課程。然而近年來,許多公共圖書館面臨嚴重的經費刪減,使其難以維持基本服務。部分人士認為,在數位資源蓬勃發展的今日,圖書館已逐漸式微,但此一看法忽略了圖書館與時俱進的功能。公共圖書館應獲得更多經費,因為它們提供教育機會、支持弱勢社群,並且是重要的文化中心。

圖書館作為教育中心

公共圖書館不僅提供書籍借閱服務,更是各年齡層的學習中心。許多圖書館開設課業輔導、語言課程,並提供免費的學術資料庫,供學生及終身學習者使用。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的研究顯示:「超過 90% 的公共圖書館提供免費線上教育課程」(Johnson 45)。若缺乏足夠經費,這些寶貴的課程將被迫減少或取消,剝奪許多人獲得平價教育的機會。

支持弱勢社群

圖書館在弭平弱勢族群於科技與資訊取得上的落差,扮演著關鍵角色。許多求職者仰賴圖書館的電腦與網路服務,以遞交求職申請、增進數位技能。皮尤研究中心報告指出:「64% 的美國民眾前往公共圖書館,是為了使用免費網路服務」(Smith and Taylor 112)。削減圖書館經費將對這些社群造成不成比例的負面影響,擴大數位落差。

圖書館作為文化中心

除了書籍與電腦,圖書館也透過舉辦講座、藝術展覽與地方活動,促進文化發展。這些活動凝聚人群,建立社群意識。許多城市透過投資圖書館,提升了公民參與及文化活動的參與度。舉例而言,西雅圖擴增圖書館經費,帶動圖書館服務擴展,進而使公眾活動參與率提升 30%(Brown 78)。公共圖書館並非過時的機構,而是不斷進化的知識平台,豐富著我們的社會。

結論

即便數位資源日趨普及,公共圖書館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提供教育、支持弱勢族群,並作為文化交流場所。政府不應刪減圖書館預算,而應挹注更多經費,確保這些機構持續造福社區。投資圖書館,就是投資教育、平等與文化。

參考文獻

Brown, Lisa. The Future of Libraries: Adapting to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P, 2022.
Johnson, Mark. "The Rol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Education." American Library Journal, vol. 34, no. 2, 2021, pp. 42-50.
Smith, Robert, and Emily Taylor.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Public Libraries and Internet Access." Pew Research Center, 2020, www.pewresearch.org/library-access.

撰寫一篇強而有力的議論文的訣竅

撰寫議論文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困難,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寫出引人入勝且結構完善的文章。以下提供一些實用技巧,幫助你順利完成議論文:

1. 選擇具爭議性且引人入勝的題目

好的議論文始於一個具有爭議性、可供辯論的題目。 盡量避免過於廣泛或答案顯而易見的陳腔濫調題目。 選擇可以從多種角度切入探討的題目。 舉例來說,「社群媒體平台是否應為不實資訊負責?」或「遠距工作是否優於在辦公室工作?」。 選擇一個有潛力的題目,有助於提升讀者的參與度,並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你充分論證。

2. 深入研究並蒐集有力的佐證

論點的強度取決於支持它的證據,因此務必花時間研究可靠的來源,例如學術期刊、政府報告與專家意見。 運用統計數據、事實與真實案例來佐證你的主張。 如果你提倡使用再生能源,可以引用再生能源相較於化石燃料的環境效益相關證據。 強而有力的證據不僅能支持你的論點,也能提升你在讀者心目中的可信度。

3. 擬定明確且精煉的論述

論述是文章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它應清楚表達你對議題的立場,並為你的論證確立方向。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過於籠統的立場。 以我們的文章為例,一個薄弱的論述可能是「塑膠不好」。 一個強而有力的論述則會是「塑膠袋應被禁用,因為它們危害海洋生物、造成環境汙染,且容易以永續的替代品取代」。 強而有力的論述能為整篇文章定調。

4. 以有條理的方式組織文章

結構良好的文章更容易理解且更具說服力。 應使用大綱來組織你的想法:

  • 前言: 吸引讀者,提供背景資訊,並闡述你的論點。

  • 主體段落: 每個段落應圍繞一個由證據佐證的重點。

  • 反方觀點: 說明他人可能持反對意見的原因,並反駁其論點。

  • 結論: 總結你的主要觀點,並以新的方式重申你的論述。

5. 公允地處理反面論證

承認反面論證相當重要,因為這表示你已考量過多種觀點。 不僅要提及反面論證,更應盡可能運用可靠的證據與合理的推論來駁斥它們。 舉例來說,假設你主張更嚴格的槍枝管制,便可引用研究證明更嚴格的管制能減少槍枝相關死亡。

6. 運用清晰且具說服力的文字

同時,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語言或術語,以免混淆讀者。 運用簡潔的語句傳達訊息,使你的寫作清晰且明確。 使用帶有說服力的文字,例如修辭性問題或動態動詞,可強化訊息的力道。 你可以寫「氣候變遷是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的緊急危機」,取代「有些人認為氣候變遷是個問題」。

7. 徹底修改與編輯

完成文章後,請預留時間進行修改與編輯。 檢查文章的邏輯性、想法的清晰度,以及論證的一致性。 確保每個段落的內容皆能支持你的論述,且證據引用正確。 最後,仔細校對文法、拼字與標點符號。 經過完善編輯的文章讀起來更順暢,也能給讀者留下更好的印象。

常見問題

1. 議論文有哪些類型?(常見的五種類型)

  1. 古典(亞里斯多德)論證法

  2. 羅傑斯論證法

  3. 圖爾敏論證法

  4. 五段式寫作

  5. 問題解決型文章 

2. 議論文該如何開頭?

撰寫議論文時,先用引人入勝的開頭抓住讀者目光,例如有趣的數據、反問,或強而有力的敘述。接著,提供必要的背景資訊,讓讀者了解文章主題。最後,在引言結尾提出明確的論點,清楚表明你對此議題的立場。

範例開頭:
「每年有數百萬大學生畢業,但許多人卻因背負學貸而影響了未來發展。大學教育應該免費,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嗎?本文將論述大學不該免費,因為這會降低學習動機,貶低學歷的價值,並耗費政府資源。」

3. 議論文中的論點是什麼?

論點清楚闡述你對某個主題的核心想法或立場。論點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並預示了文章中將提出的佐證依據。

4. 議論文的長度應該如何?

雖然沒有固定標準,但大學程度的議論文,建議長度為 5-7 段(約 1000-1500 字)。

5. 議論文和說服文有什麼不同?

議論文著重使用邏輯、事實和證據,而說服文則更偏向運用情感,試圖說服讀者認同你的觀點或看法。

結論

我們研究了範例,這些範例使用了古典模型來呈現嚴謹的結構,羅傑斯模型來展現同理心的傾聽,以及圖爾敏模型來處理邏輯和複雜性。

每種格式都提供不同的方法來吸引讀者,並推廣您的論點。無論您是完全的新手,或者正在尋找範例和訣竅來精進您的說服性寫作技巧,您都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請謹記這些原則,您就能以清晰、合乎邏輯的方式寫作,並且尊重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