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修辭分析論文:5個步驟 & 5個技巧

撰寫修辭分析文章比初看時更具挑戰性,但只要掌握基本原則,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這篇文章將引導您完成整個流程,從分析任務開始,到潤飾並完成您的論文。您將清楚了解如何寫出一篇出色的修辭分析文章,並且能夠產出引人入勝且有效的作品。
什麼是修辭分析論文?
一篇修辭分析論文旨在分析演講者或作者如何影響讀者或聽眾。 您不只是簡單地總結作者或演講者所說的內容,而是更進一步地探討他們如何有效地傳達觀點、使用哪些方法來說服受眾,以及如何論證其觀點。
可以把它想像成偵探辦案:您需要找出作者為了說服讀者或聽眾所使用的各種技巧。 無論是總統的演講、報紙上的評論文章,或是商業廣告,您都在分析這些訊息背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如何撰寫修辭分析論文
了解修辭學的基本概念後,現在來看看如何撰寫修辭分析論文。
1. 選擇分析文本
開始分析前,選擇一個具有明確目的及說服力的文本。尋找作者試圖說服讀者(透過情感、邏輯或個人信譽等方式)的文章。作者的目的是什麼?寫作動機為何?他們希望讀者採取什麼行動?產生什麼感受?或是改變什麼想法?
在本指南中,我將以 Elie Wiesel 的「冷漠的危險」為例。這是 Wiesel 於 1999 年在白宮發表的動人演講,他講述自己身為大屠殺倖存者的經歷,並警惕人們在面對不公義時保持沉默的危險性。此文本相當適合用來分析,因為它包含第一手資料,能引發情感共鳴 (pathos),並且論證結構嚴謹且合乎邏輯。
2. 確立修辭情境
好的修辭分析始於理解文本創作的背景。必須掌握以下三個要素:
要素 | 提問方向 | 範例:「冷漠的危險」 |
講者(作者) | 誰撰寫或發表?具備何種背景使其具有權威性? | Elie Wiesel,大屠殺倖存者、諾貝爾獎得主,講述道德責任。 |
聽眾 | 目標受眾是誰?他們相信或重視什麼? | 1999 年於白宮向美國領導人及民眾發表,旨在呼籲大眾採取行動,反對不公義。 |
目的 | 作者希望達成什麼目標? | Wiesel 旨在警惕人們對道德冷漠的危害,並鼓勵積極的同情心。 |
3. 辨識修辭手法
為了撰寫修辭分析,您需要能夠辨識這些說服策略,並分析它們如何被運用。具體來說,您需要留意作者使用的三種主要修辭手法:信譽(Ethos)、情感(Pathos)和邏輯(Logos)。這三個概念能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論證的建構方式。
信譽(Ethos,Credibility): 作者在這個主題上是否具有權威性?您為何應該信任這位作者?
範例: Wiesel 引用了他的個人經歷:“我記得他的困惑,我記得他的痛苦。”這個陳述不僅僅是一個回憶,更是一種資歷證明。他親身經歷了他所描述的苦難,這種親身經歷讓他的道德警示更具說服力。
情感(Pathos,Emotion): 作者是否在情感層面上打動了讀者?讀者是否因此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範例: Wiesel 描述了“餓到無法哭泣”的孩子們。這個畫面令人震驚,它將讀者帶入大屠殺的真實情感之中,使袖手旁觀變得難以接受。
邏輯(Logos,Logic): 邏輯指的是在證據中體現的推論。論證或判斷是否合理?是否有任何形式的證據支持?
範例: Wiesel 不僅僅訴諸情感,他還闡述了一種模式:“冷漠使人將他人視為抽象概念。”這種邏輯框架解釋了為何冷漠並非中立,而是具有破壞性。他運用因果關係的描述來支持論點,使其更具說服力。
4. 文章結構
撰寫修辭分析文章時,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是掌握文章大綱的寫法。有了完善的文章大綱,您就能更專注於文章的結構,並清晰且有邏輯地組織您的觀點。五段式結構是一種常見且簡潔有效的方式。
引言
引言是您建立良好第一印象、設定文章基調,並讓讀者了解文章內容的機會。您的任務不僅是介紹您將要分析的文本,還需向讀者提供作者的背景資訊,以及作者的作品在歷史脈絡中的定位。
在引言中,請務必:
介紹文本: 首先,點明您要討論的文章標題、作者姓名,以及文章的主要目的或論點。
範例: 在他的演講“冷漠的危險”中,Elie Wiesel 反思了漠視人類苦難所造成的後果,呼籲人們在不公義的時代負起道德責任。
提供背景資訊: 例如,您可以提及文本的歷史背景(如果您正在分析一篇民權演講,讀者應了解演講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原因)。這將有助於讀者理解作者為何採用您所分析的修辭策略。
範例: Wiesel 於 1999 年在白宮發表了這篇演講,這是關於新千年的系列講座之一。他以大屠殺倖存者的身份,向包括各國領袖和美國公民在內的聽眾發表演說。
闡述論文主旨: 最後,在引言結尾提出您的論文主旨,明確闡述您的論點。對於修辭分析而言,這意味著陳述作者的論點,以及作者如何運用信譽、情感和邏輯這三種方法來達成其目標。
範例: 透過情感訴求、個人經歷和強烈的道德呼籲,Wiesel 有效地說服聽眾意識到冷漠的危害,並採取行動的重要性。
Body Paragraphs
在完成引言之後,文章的主體段落將深入分析文本所使用的修辭技巧。一般而言,主體會包含三個段落,分別闡述三種主要的修辭手法:ethos(信譽)、pathos(情感)和 logos(邏輯)。每個主體段落的結構大致相同:
主題句:每個段落都應以主題句開頭,明確點出該段將要探討的修辭策略。
佐證:使用文本中的具體例子(引言、改述等)來支持你的觀點,證明你的論述。
分析:闡述這些例子如何與論點相呼應,以及它們所能證明的觀點。
主體段落範例 – 情感訴求 (Pathos)
在 Wiesel 的演講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運用 情感訴求,也就是情感訴求,在個人層面上與聽眾產生共鳴。演講一開始,Wiesel 便分享了一段童年回憶:「我記得:這件事彷彿發生在昨天,又像是亙古以前。一個年輕的猶太男孩發現了黑夜的國度。我記得他的困惑,我記得他的痛苦。」這段充滿痛苦與迷惘的個人回憶,能幫助聽眾深刻感受到大屠殺所帶來的沉重情感衝擊。透過描述自身的苦難,Wiesel 引導聽眾設身處地想像他童年時期所經歷的恐懼與失落。這種策略有效地將「冷漠」這個抽象概念變得真實而迫切。Wiesel 充滿情感的故事敘述促使聽眾反思自身的道德抉擇,以及保持沉默是否可以被接受。他運用 pathos 不僅使議題停留在邏輯層面,更提升到人道關懷的層次,進而強化了他的論點。
結論
結論段是總結全文的絕佳機會。它應包含重申的論文主旨,以及對主體段落重點的總結。
重述論文主旨:向讀者簡要重述你所提出的論點,說明作者如何運用修辭技巧來說服聽眾。
總結主要觀點:用一句話概括主體段落中的主要論點(ethos、pathos、logos)。
以結尾想法作結:在段落結尾說明你的觀點如何更廣泛地支持你對作者修辭手法的詮釋。例如,你或許認為作者大量運用了信譽 (ethos),因此從信譽的角度來分析,能更有效地說服讀者接受你的論點;或者作者明顯偏好使用情感訴求 (pathos),藉此引導讀者採取行動。
範例:
在《冷漠的危險》一文中,Elie Wiesel 展現了修辭在挑戰沉默、促進行動方面的強大力量。他運用 pathos 來建立情感連結,運用信譽 (ethos) 透過個人經歷來建立信任,並運用邏輯 (logos) 以清晰的邏輯來強化他的訊息。這些技巧相互配合,使他的演講既具說服力又令人難忘。Wiesel 的話語提醒我們,表達方式與內容本身同樣重要,尤其是在目標是激勵人們關懷並採取行動時。
5. 修訂與編輯
完成修辭分析文章後,請務必撥冗仔細校對。通篇閱讀,確保文意清晰,邏輯是否通順?你是否已充分詳細地闡述了修辭手法,以及它們對文本呈現所造成的影響?
接著,再次確認你的論點在各段落之間是否能連貫銜接。一篇經過完善修訂的文章,應具備清晰的結構、有條理的組織,以及充分的说服力。
如何分析修辭情境
在深入探討具體的修辭策略之前,我想先說明何謂「修辭情境」。修辭情境指的是訊息產生的背景,包含訊息如何被創造,以及構成訊息的各種元素。這些元素包括:演講者、聽眾、訊息本身、語境(時間與地點)、訊息的目的與意圖等等。
修辭情境 | 應提問的面向 | 範例(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
演講者 | 演講者是專家、公眾人物,或是分享個人經驗的人? | 小馬丁·路德·金,浸信會牧師及民權運動領袖 |
聽眾 | 作者預設聽眾抱持哪些信念、價值觀或情感? | 相信平等、自由與正義的美國人 |
目的 | 訊息是為了告知、說服、批判,還是娛樂大眾? | 說服美國社會終止種族歧視,並支持民權運動 |
語境 | 這份作品是對某個政治事件、社會議題,還是歷史時刻的回應? | 於1963年華盛頓大遊行期間發表,當時正值民權運動時期 |
訊息 | 訊息所傳達的主要觀點或論述為何? | 美國必須實踐其平等承諾,終結種族主義,並擁抱所有人的正義 |
如何分析修辭手法
然而,修辭分析並非只是內容摘要。重點不僅在於指出作者的主張,更要分析作者如何提出這些主張。這需要深入了解並解釋作者如何運用修辭手法——ethos(信譽)、pathos(情感)和 logos(邏輯)——來說服讀者。
Ethos:建立可信度
Ethos(信譽)指的是作者或演講者所展現的可信度與可靠性。它關乎作者的個人特質、是否值得信任,以及對受眾的尊重程度。
如何辨識:
提及個人經驗或擔任的角色(例如:「身為一位牧師……」)
運用具包容性或富含道德意識的措辭
承認對立觀點或自身的局限性
使用正式、公正且合乎倫理的語氣
提問:
演講者是否將自己塑造為知識淵博或道德高尚的形象?
他們如何建立自身權威或與受眾產生共同的價值觀?
例子: 小馬丁·路德·金,《伯明翰監獄來信》
“我來到伯明翰,因為這裡充斥著不公義。正如西元前八世紀的先知離開家鄉……我同樣不得不傳揚自由的福音……”
分析:金恩博士將自己比擬為聖經先知,藉此建立其道德上的公信力與追求自由的精神使命。
為何有效:此舉不僅贏得聽眾的敬重,更將民權運動置於道德制高點,使其被視為合情合理,而非激進的政治主張。
Pathos:情感訴求
Pathos 旨在觸動聽眾的情感,如同情、憤怒、希望、內疚等。其目的不在於操縱,而在於建立情感連結。
如何辨識:
生動的意象或修辭手法(例如:隱喻、重複)
關於苦難或不公義的故事
第一人稱敘述或對家庭親情的呼喚
帶有緊迫感或充滿情感的語氣
應提問:
激發了哪些情感?
哪些字句或例子引發了這些情感?
這種情感訴求是支持論點,還是轉移了注意力?
範例: Sojourner Truth,「我不是個女人嗎?」
「我曾耕田、播種...沒有人能勝過我!難道我不是個女人嗎?」
分析:Truth 藉由自身的苦難經歷,激起人們的挫折感,進而挑戰性別與種族的刻板印象。
作用:她的語氣充滿情感且帶有反抗意味,迫使聽眾正視他們既有的偏見。
Logos:理性訴求
Logos 仰賴證據與嚴謹的論證結構,例如統計數據、歷史事實、明確的定義以及合理的推理模式。
如何辨識:
基於事實的主張,或參考法律/歷史
有邏輯性的概念排序(例如:因果關係)
比較或類比
引用數據資料或普遍常識
應提問:
哪些主張有證據支持?
推理是否清晰且具備效力?
是否存在缺乏佐證的假設?
範例: Frederick Douglass,「對奴隸而言,七月四日代表什麼?」
「你們要我論證人天生享有自由的權利嗎?要我論證人是自身的主人嗎?但你們早已宣告了這一切。」
分析:Douglass 運用邏輯以及美國建國的立國原則,來批判其偽善之處。
作用:其論證嚴謹無懈可擊——既然自由是普世價值,那麼奴隸制度就毫無正當性可言。
如何在您的分析中運用這些訴求
以下是在學術寫作中有效的一個結構:
演講者運用 [特定技巧]來達成[訴求],進而[對聽眾產生影響]。
範例(來自 MLK):
金恩透過與宗教人物產生共鳴來使用ethos,這加強了他在基督教讀者中的可信度,並將他的行動定位為在道德上是正義的。
範例(來自 Douglass):
道格拉斯透過引用《獨立宣言》來訴諸logos,展示了美國的理想如何與奴隸制度相矛盾,並突顯了該論點的內在邏輯。
尋找關聯性
修辭手法經常相互結合。在更高層次的分析中,你會看到說服策略會綜合運用各種訴求。
例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Frederick Douglass) 記述了家庭因奴隸制而支離破碎的痛苦 (pathos),同時也引用了使這種分離成為可能的法律 (logos),並進一步佐證了他身為一名逃脫奴隸的親身經歷 (ethos)。總而言之,這些訴求有助於他在情感上、邏輯上和倫理上說服讀者。
如何分析修辭中的語言和語氣
透過分析寫作中使用的語言和語氣,你可以判斷作者的意圖、他們如何建立其人格魅力(ethos)、情感感染力(pathos)和理性說服力(logos),以及他們溝通的效率。
在這裡,我們將討論四個主要組成部分——遣詞(word choice)、語氣(Tone)、句法(Syntax)和修辭格(Figurative Language)——並且我將提供具體的例子,以及闡釋每種技巧在修辭上如何運作。
1. 遣詞:用詞選擇
遣詞是作者最基本的文體決策。用字遣詞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技術性或口語化,所有這些選擇都會影響論證被接受的程度。遣詞是建立語氣和激發聽眾情感反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範例 | 來源 | 使用的遣詞 | 修辭效果 |
“自由從來不是壓迫者自願給予的……” | 馬丁·路德·金 博士,《來自伯明翰監獄的信》 | 強烈的動詞、道德命令、法律用語 | 喚起正義感、迫切感和道德權威,訴諸理性與情感 |
“當任何女人不自由時,我就不自由……” | 索傑納·特魯思,《我不是女人嗎?》 | 重複、包容性語言 | 強調團結與集體奮鬥,強化情感感染力 |
“你們一直是創造性苦難的退伍軍人” | 馬丁·路德·金 博士,《我有一個夢想》 | 高雅的遣詞、隱喻性的表達 | 為論點增添尊嚴與力量,喚起人格魅力與情感 |
“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 富蘭克林·D·羅斯福,就職演說 | 簡單、直接的語言 | 直接了當激發信心,平息恐懼(人格魅力與情感) |
“當他們向下沉淪,我們向上提升。” | 米歇爾·奧巴馬,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 對比鮮明、賦予力量的語言 | 營造一種道德優越感與希望,強化人格魅力 |
分析提示: 當你分析遣詞時,問問自己語言是正式還是非正式,以及這些詞語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效果。在這裡,馬丁·路德·金選擇了“壓迫者”一詞,更直接地與聽眾的正義感產生共鳴。這使得讀者更傾向於支持這項事業。
2. 語氣
考慮作者的語氣,或作者對主題或聽眾抱持的感受。語氣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友善或不友善、健談或嚴肅、熱情或懷疑。它會影響讀者體驗文本的方式。
範例 | 來源 | 使用的語氣 | 修辭效果 |
“你的基督從哪裡來的?” | 索傑納·特魯思,《我不是女人嗎?》 | 諷刺、挑戰性 | 質疑社會規範,挑戰權威,訴諸情感 |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昔日奴隸的兒子與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將能手足情深地圍坐於同一桌前。” | 馬丁·路德·金 博士,《我有一個夢想》 | 充滿希望、鼓舞人心 | 傳達樂觀與團結,激發情感並訴諸情感 |
“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 富蘭克林·D·羅斯福,就職演說 | 令人安心、平靜 | 平靜的語氣,在演講者的領導能力中建立信心與信任(人格魅力) |
“你們可以歡欣鼓舞,我只能悲慟哀傷。” |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何以奴隸的七月四日?》 | 沉重、嚴肅 | 突顯情感上的鴻溝,訴諸聽眾的正義感(情感) |
“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船長。” | 威廉·歐內斯特·亨利,《我絕不屈服》 | 挑釁、賦予力量 | 傳達力量與決心,訴諸理性與人格魅力 |
分析提示: 留意語氣是正面的、負面的、中性的,還是帶有情感的。語氣會影響讀者的情緒,並可能影響論證的可信度。
3. 語法:句子的結構
語法是指如何安排字詞以構成結構完整的句子。句子可長可短,可簡潔有力,也可複雜。不同的語法結構能表達不同的想法與情感。
範例 | 來源 | 所用句法 | 修辭效果 |
「你盡可歡欣,我卻只能悲傷。」 | 佛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奴隸的七月四日?》 | 並置,簡短對比的句子 | 突顯了不同體驗之間的巨大差異,加強了情感上的感染力 (pathos) |
「我有一個夢想…」 |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 詞語重複,長句結構 | 營造了希望的氣勢與節奏,強化了感染力 (pathos) |
「我們真正需要恐懼的,只有恐懼本身。」 | 羅斯福,就職演說 | 簡單明瞭的陳述句 | 清晰直接的表述,使聽眾安心,建立信任感 (ethos) |
「我主宰命運:我統領靈魂。」 | 亨利,《不可征服》 | 排比與對比 | 創造了強而有力的節奏,強調了自我掌控的訊息 (ethos) |
「讓我們勇往直前,直至勝利。」 | 杜布瓦,《黑人的靈魂》 | 祈使句,行動呼籲 | 引人注目,並注入一種緊迫感 (pathos) |
分析提示: 學習辨識精簡有力的短句,或較長且複雜的句子。觀察句子結構如何與文章的節奏和流暢度相互作用。
4. 修辭手法
如同口語,書面文字也能運用多種技巧來傳達想法。比喻是用非字面意義的語言,包括明喻和隱喻,能幫助作者生動地呈現想法。
範例 | 來源 | 所用比喻 | 修辭效果 |
「任何地方的不義,皆是對所有地方正義的威脅。」 | 金恩博士,《伯明翰監獄書簡》 | 隱喻,廣泛的隱喻概念 | 透過使其普遍化,加強了訊息的緊迫性(logos 與 pathos) |
「我有一個夢想…」 |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 重複,希望的隱喻 | 強調了願景與樂觀,建立了強烈的情感連結 (pathos) |
「我主宰命運:我統領靈魂。」 | 亨利,《不可征服》 | 控制的隱喻 | 引發自我掌控的意念,訴諸理性 (logos) 與個人特質 (ethos) |
「我們終將克服…」 | 皮特·西格,《我們終將克服》 | 重複,充滿希望的象徵 | 建立了團結與決心,喚起情感 (pathos) |
「風在低語…」 | 威廉·華茲華斯,《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雲》 | 將大自然擬人化 | 使大自然栩栩如生,撫慰人心,引發平靜與連結感 (pathos) |
分析提示: 注意比喻的使用如何闡明意象與概念。找出隱喻與明喻,並思考其作用。
撰寫修辭分析論文的 5 個訣竅
撰寫修辭分析論文或許讓人覺得困難,但以下訣竅能在您寫作時,提供有效率且深入的策略。 請記住以下幾點:
1. 分析時保持客觀
評估重點應放在作者如何運用證據、推理及其他修辭技巧來論證,而非您是否同意作者的內容。 您的任務是解釋作者如何論證,而不是評論您對內容的想法。
2. 使用明確且具體的範例
引用文章中的證據。 將您的詮釋建立在具體段落和引言上。 善用原文中的有力證據是最佳選擇。 使用直接引言和具體範例來佐證您的論點。
3. 連結不同策略
修辭手法通常會一併使用。 作者可能同時運用邏各斯 (logos)、悲情 (pathos) 和人品 (ethos) 來強化論點。
思考這些訴求如何交織並強化每個論點,進一步加強您的論證。 這能展現您對作者如何傳達訊息有更深入的理解。
4. 避免過度分析
雖然仔細閱讀是必要的,但請勿過度分析。 著重於支撐作者整體意圖的宏觀修辭手法,而非鑽研細微末節。 專注於分析有助於您在寫作中保持清晰度與關聯性。
5. 保持語言清晰簡潔
這能讓您的分析更平易近人,更容易理解。 避免使用複雜的句子或艱澀的術語,以免讀者失去興趣。
常見問題解答
如何開始撰寫修辭分析文章?
首先描述您要分析的文章。作者是誰?文章名稱是什麼?在哪裡發表的?接著簡要說明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目標讀者。最後,以一個清晰的論點結尾,點明您將討論的修辭策略及其對文章有效性的影響。
修辭分析的五個重點是什麼?
文章介紹(作者、目的、讀者)。
修辭呼籲分析(ethos、pathos、logos)。
檢視作者的語氣、風格與寫作手法。
了解文章的背景與目的。
以清晰的論點總結您的分析。
如何為修辭分析文章寫出好的段落?
每個段落都以主題句開頭,點出您將著重分析的技巧。引用文章中的段落來展示此技巧的運用,並說明此技巧如何影響作者的整體寫作目標。
結論
所以,現在您已經了解如何撰寫修辭分析文章,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所學的內容。
在說明修辭分析文章的定義後,我們向您展示如何分析修辭情境、訴求和語言。您也學會了如何辨識寫作策略並詮釋文章語氣。
有了這些實用的建議和逐步說明,您已準備好分析任何文章,並成功撰寫修辭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