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文章:7個明確步驟,範例與50個主題

Author image
撰寫者  Emily Watson
2025-08-14 17:31:22 3 分鐘閱讀

是否曾經覺得描述性文章難以下筆? 你是否也曾希望找到方法,擺脫文字難以精確描繪場景、情境或感受的困境?

你並不孤單!

這是一個常見的難題,原因在於描述性寫作的精髓是「重現畫面,而非直接敘述」。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逐步引導你掌握描述性語言的運用技巧,讓你的描述性文章煥然一新! 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描述性文章?

描述性文章是一種寫作類型,旨在於讀者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作者透過細膩的觀察與感官描述,運用文字向讀者呈現,使他們身歷其境,彷彿親臨現場。不同於其他側重論證或資訊的文章,描述性文章著重運用鮮明的描寫,以吸引讀者。

描述性文章藉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五種感官,將人物、地點、經驗或事物,化為具體的心理圖像。一篇文筆優美的描述性文章,能讓讀者彷彿親眼所見,使場景躍然紙上。

描述文格式

一篇描述文通常包含 三個 主要的 部分 引言內文段落結論

以下為概要說明:

1. 引言

引言是吸引讀者目光的關鍵。這是你給讀者留下第一印象之處。它能立即讓讀者了解文章是否值得繼續閱讀,以及閱讀的原因與內容。你可以從引人入勝的開場白開始,接著說明你所描述的對象,最後以主題和論文主旨作結。

2. 內文段落

此處是文章闡述的重點所在。在內文段落中,你會詳細說明你的主題。通常,每個段落會針對主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例如外觀、功能或周遭環境。

3. 結論

結論是你最後一次總結文章的機會。你可以利用這部分反思主題,或者以一個與引言呼應的轉折來結束文章。避免單純重述先前已分享的資訊,應更深入地闡述與主題相關的觀點。如果讀者對其他內容印象不深,他們會記得你的結論。

那麼,描述文一定是 3 個部分或 5 個部分嗎?

一篇描述文通常由 3 個部分構成:引言、文章主體與結論。文章主體可由一個或多個段落組成,視內容及其詳盡程度而定。若主題需要更深入的探討,部分文章會包含超過三個內文段落。

如何撰寫一篇描述性文章?

以下深入探討描述性文章,包括它們是什麼,以及如何自己撰寫一篇,從集思廣益主題到完成草稿。

步驟 1:選擇主題

撰寫描述性文章的第一步,當然就是選擇主題。尋找合適的主題,可以是任何你認為重要的,或者你感興趣的事物。你的主題可以是:

  • 一個地方:海灘、城市街道,或你家中的一個房間。

  • 一個:一個家庭成員、一個朋友,甚至是歷史人物。

  • 一個事件:婚禮、生日派對,或你生命中的一個特定時刻。

  • 一個物件:一件藝術品、一份禮物,或一件紀念品。

重要的是選擇你可以詳細闡述,並且對你具有個人意義的事物。是什麼讓這個主題如此吸引你?

步驟 2:集思廣益感官細節

選定主題後,思考如何讓它活起來,以吸引讀者的感官。他們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嚐到什麼、感覺到什麼? 你要如何盡可能地讓讀者身歷其境?

  • 視覺:主題看起來如何?描述它的顏色、形狀和外觀。考慮光線和陰影、構圖、層次等等。

    例子: 「日落時,橙色和紫色的光芒灑滿天空,如同畫家揮動畫筆,將溫暖的色彩延伸至地平線。」

  • 聲音:描述你的主題聽起來像什麼。是安靜的、吵雜的,還是帶有旋律、節奏或背景噪音?

    例子: 「遠處蟋蟀的鳴叫,與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交織,構成一首柔和自然的交響曲。」

  • 氣味:有沒有哪種氣味能完美地代表你的主題? 請仔細描述,幫助讀者喚起回憶,或讓他們彷彿身歷其境。

    例子: 「空氣中瀰漫著新鮮雨水的氣息,清新而帶有泥土的芬芳,讓我想起童年的夏天。」

  • 觸覺:物品摸起來的感覺如何?是硬的、軟的、溫暖的、冷的、粗糙的,還是光滑的呢?

    例子: 「木椅觸感冰涼而堅實,多年使用使其表面粗糙的紋理變得光滑。」

  • 味覺:有沒有什麼味道或風味能襯托文章內容?這對食物和飲料評論也很有幫助。

    例子: 「第一口咬下溫熱、濕潤的巧克力蛋糕,濃郁的甜味在舌尖化開,達到完美的平衡。」

步驟 3:組織你的細節

接下來,你必須將感官資訊進行分類整理,確保描述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你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組織:

  • 空間順序: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描述主題的各個面向。

  • 時間順序:如果你的主題是事件或體驗,可以按照發生的時間順序來描述。

  • 主題或情感順序:根據描述的情感或象徵意義來組織資訊。

步驟 4:撰寫引言

描述性文章的開頭必須既有趣又富含資訊,才能抓住讀者的目光。 通常最好用引人入勝的句子作為開端, 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有時可能還需要提供一些背景資訊或預覽。

在引言中:

  • 介紹文章的主題。

  • 提供概括性的描述或初步印象。

  • 最後以貫穿全文的論點作結(你學到了什麼、主題的重要性及意義)。

例子:

「海上風暴不僅僅是自然現象,更是大自然力量的展現,提醒我們它的力量與美麗。最近一次的沿海旅行,讓我親眼見證了這份震撼。」

步驟 5:發展正文段落

正文段落是用來詳細描述主題的地方。在這裡,每個段落應專注於主題的特定面向,運用豐富的描述性語言和感官細節,創造鮮明的畫面。 務必確保每個段落都有助於讀者對主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 以主題句開頭:點明該段落將要描述的內容。

  • 運用感官細節:從先前集思廣益的感官面向(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來描述主題。

  • 描述要具體:不要只說「公園很漂亮」,而是以生動的筆觸,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

例子:

「當我赤腳踩在沙灘上,溫暖的細沙從腳趾間滑過。海風帶著鹹鹹的海水味,耳邊迴盪著規律的海浪拍打聲,令人感到無比平靜。」

運用比喻修辭

善用比喻 (明喻、隱喻、擬人化) 可以加強描述的生動性。 這些文學技巧能幫助讀者產生聯想,讓你的文章更具吸引力。

  • 明喻:「風冷得像冰塊一樣。」

  • 隱喻:「暴風雨像一頭野獸,狂暴地怒吼著。」

  • 擬人化:「樹木在微風中輕聲低語。」

步驟 6:撰寫結論

文章的最後一段是結論。結論可以簡短,但必須呼應引言。你不必重述文章內容 (這不是讀書報告)。 重要的是點出文章的主旨,說明你所談論主題的重要性,並留下明確的最終結論,讓讀者對你的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子:
「暴風雨來去匆匆,但它所展現的力量卻深植我心,提醒著大自然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感到恐懼。 這段記憶將永遠鮮明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彷彿昨日才發生一般。」

步驟 7:修改和編輯

完成文章後,務必進行修改和編輯, 檢查以下幾點:

  • 清晰度:描述是否容易理解且條理分明?

  • 連貫性:段落順序是否正確?內容是否符合邏輯?

  • 感官描述:是否加入足夠的感官細節,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 文法和標點符號:是否有任何錯誤需要修正?

描述性文章範例

1.  被遺忘的圖書館

這座老舊圖書館靜靜佇立於狹窄的鵝卵石街道盡頭,隱身於一排斑駁傾頹的建築後方。對步履匆忙的鎮民而言,這裡幾乎不被注意,但對有緣踏入者來說,卻是座隱藏的寶庫。厚重木門雕飾著精細的藤蔓葉片,開啟時發出彷彿抗議般的咿呀聲響,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光線昏暗、瀰漫塵埃的空間。

空氣中散發著古老紙張、皮革與一絲淡淡霉味,那是唯有時間才能醞釀出的氣息。原本寂靜的空間,僅有翻動書頁的輕柔聲響,以及偶爾椅子腳摩擦石板地面的細微聲響。書架上堆滿古籍,從地板綿延至天花板。部分書籍以厚實、磨損的皮革裝幀,書名早已褪色難辨;另一些則脆弱泛黃,書脊因長年塵封而顯得脆弱。

當我緩步走入圖書館深處,指尖輕拂過一本本塵封數十載的書脊。我彷彿能感受到書中蘊藏的秘密與故事,正靜靜等待著有緣人前來發掘。室內唯一的光源來自一扇窗戶,午後陽光穿透佈滿塵埃的玻璃,灑下道道金黃光束,照亮空氣中的微塵,使其如精靈般舞動。靜謐的氛圍令人感到平靜,彷彿整座圖書館都屏住呼吸,守護著那些被遺忘的故事,等待著難得一見的訪客。

在房間的盡頭,一道狹窄的螺旋階梯通往一處小閣樓。踩在木製階梯上,腳下發出吱吱聲響,每一步都引領我更靠近上方的隱密世界。閣樓更加昏暗,卻也別有一番韻味,由小巧的圓窗向外望去,能俯瞰下方的城鎮街景,將原本的喧囂拋諸腦後,享受這片秘密避風港的寧靜與孤獨。

這座被遺忘的圖書館,是個能讓時間緩慢下來的地方,彷彿置身於世外。它是個寧靜的避風港,充滿歷史的痕跡,等待著有心人超越表象,重新發掘。

2. 公園漫步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後,我信步走進家附近的公園。夕陽西下,將身影拉得又細又長,微風輕拂,吹動枝枒。踏上蜿蜒小徑,潮濕泥土氣息與落葉的香甜氣味撲鼻而來。往常熙來攘往的公園,今日顯得格外寧靜,僅有偶爾傳來的鳥鳴,以及踩在落葉上的細微聲響。

原本綠意盎然的樹木,換上了琥珀、金黃與紅寶石般的外衣。片片落葉,精緻而脆弱,如五彩碎紙般自枝頭飄落,覆蓋大地。我駐足片刻,欣賞一片葉子在空中迴旋飛舞,與微風共舞,最終輕輕落於地面。

漫步前行,遠方出現一座小池塘。池面如鏡,映照著周遭樹木的色彩變換。幾隻鴨子懶洋洋地在池邊悠游,嘎嘎叫聲劃破寂靜,在水面滑行。陽光灑落在池塘上,波光粼粼,彷彿無數鑽石散落其間。

我坐在附近的長椅上,閉上雙眼,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微風徐徐吹拂,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松香。這裡是遠離塵囂的完美去處,一個能讓時間慢下來的寧靜 保護區。這座公園不僅僅是個地點,更是我放鬆感官的場所,提醒我大自然中俯拾皆是的簡單之美。

當夕陽開始沒入地平線,將天空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色時,一股平靜感油然而生。這次漫步不僅僅是散步,更是一次與周圍世界重新連結,並感謝那些經常被忽略的寧靜片刻的機會。這是一個完美午後的寧靜結束。

常見問題

敘述文和描寫文有什麼不同?

舉例來說,敘述文會用清晰且合乎邏輯的順序,講述包含角色、衝突和情節的故事。相較之下,描寫文則會運用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細節,來創造出生動的畫面,不強調特定的事件順序。

描寫文的五個部分是什麼?

標準的五段式描寫文結構,包含引言、三個主體段落和結論,共五個段落。

描寫文的目的是什麼?

描寫文的主要目的,是透過詳細的觀察,並運用訴諸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的描述性詞語,為讀者提供生動且充滿感官的體驗。

透過描繪細膩的畫面,它可以激發讀者強烈的感受、記憶或畫面感,幫助他們身歷其境地體驗主題。

如何為文章選擇好主題?

為文章找到好主題的訣竅,在於選擇你真正有興趣的事物。這樣你就能保持熱情,寫作速度也會加快,更容易專注於主題。

此外,也別忘了選擇符合作業要求的主題。

結論

我們已經介紹了撰寫描述性文章的所有基本要點。

您已了解描述性文章的定義、標準大綱,以及最佳寫作技巧。

只要遵循這個逐步指南,從選定主題到完成結論,您就能寫出一篇引人入勝、讓讀者意猶未盡的佳作。 現在就開始動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