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抄襲:5 大貼士 & 4 AI 最佳實踐

抄襲不只是學術界的一項「大忌」,更是對個人信譽與未來發展的嚴重傷害。
無論您撰寫論文、進行專案,或使用人工智慧工具,都必須了解避免抄襲的方法。
本指南將說明簡單有效的策略,協助您產出原創作品、尊重他人創意,並維持學術倫理。現在就開始創作真正屬於您的原創內容吧!
什麼是抄襲?
簡單來說,了解抄襲將有助於您避免抄襲,並維護作品的學術誠信。
抄襲是指未經適當署名或標註來源,使用他人的作品、想法或文字。 從根本上來說,抄襲是竊取他人對想法的所有權,無論是研究發現、創意作品,甚至是單一句子。 這種行為貶低原創性,也破壞了寫作的公平性和誠信。
抄襲有以下幾種類型:
直接抄襲:未經直接引用及授權,複製並貼上他人的文字。
自我抄襲:將自己先前已發表的作品或研究,偽裝成全新的原創內容,且未經註明或引用。
拼湊抄襲:將他人的文字與自己的文字混合,但未正確引用來源。 常見手法是僅更改少數字詞,或為了掩人耳目而重新排列句子。
意外抄襲:在不小心使用他人內容,或不了解正確引用方式的情況下,未註明出處。
改寫抄襲:以自己的文字或語言重新表達他人的想法或文字,但未註明來源。 即使經過改寫,原始想法的所有權仍屬於他人,因此應註明出處。
完全抄襲:將他人的完整作品冒充為自己的作品。 不僅是逐字複製,而是將整個作品據為己有。
合作抄襲:多名學生共同完成作業,但其中一人將此合作成果,以個人名義提交。
如何避免抄襲
既然您已經了解什麼是抄襲,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如何避免抄襲。為什麼避免抄襲如此重要?抄襲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例如讓人覺得您盜用他人的成果,這將會嚴重損害您的個人聲譽與學術誠信。
因此,在撰寫論文、研究報告或任何其他類型的作品時,請遵循以下這些簡單的步驟,以確保您的作品具備原創性。
註明出處
註明出處是避免抄襲最關鍵的步驟之一。這不僅是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原創作者及其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正確地註明出處,能讓讀者追溯您作品中所引用觀點或研究的出處,並給予原作者應得的肯定。
以下是如何正確註明出處的方法:
APA 格式:(作者,年份)。
範例:(Doe,2022)MLA 格式:(作者,頁碼)
範例:(Doe,22)芝加哥格式:作者,「作品標題」,出版年份。
範例:Doe,「氣溫上升的影響」,2022。
舉例來說,假設您正在撰寫一篇關於氣候變遷的文章,並且引用了 John Doe 博士關於氣溫上升的研究。如果您直接採用 Doe 博士的研究結果,卻沒有完整或部分地註明出處(引用),就會讓人誤以為氣溫上升是您個人的觀點。正確的做法是使用 APA 格式標明出處:(Doe,2022)。這樣就能讓讀者清楚知道,這些資訊是來自 Doe 博士的研究。
適當改寫
如果您引用了他人的作品,即使只是改寫,也不僅僅是更換幾個詞語而已。您必須用新的風格或形式來表達原意,並且務必註明原始出處。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改寫,受版權保護的內容仍然屬於原作者。
例如,針對「二氧化碳濃度快速增加,對我們的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這句話,用您自己的風格和文字改寫後,可以寫成「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正對地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這句話的本質不變,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您仍然需要標明原始作者的出處。
直接引用請使用引號
如果您直接使用其他作者的文字,請務必使用引號,以清楚標示您所使用的文字並非出自您之手。當原始出處的確切用字遣詞非常重要,或者您想要加強原始出處的權威性時,使用引號就顯得格外重要。
例如,如果引用的句子是名言,像是「任何地方的不公義,都是對所有地方正義的威脅」(金恩,1963),使用引號可以清楚地向讀者表明,這並非您原創的語句。這能讓您的文章忠於原始資料,並且尊重原作者。
避免過度引用
過度依賴引用是很常見的陷阱。過度引用會讓您的作品讀起來不像您自己寫的。您應該盡量總結或改寫大部分的內容,只有在需要使用精確的文字來闡述您的觀點,或表明這是其他人的觀點時,才使用引用。在引用的文字周圍加以闡述,能使您的文章更具吸引力。
例如,如果您正在撰寫一篇關於社群媒體與社會的文章,從其他作者借鑒而來的資訊都應該改寫。只有當專家的言論對於您的中心論點具有特殊價值時,才應該使用直接引用。這樣做能展現您整合資訊並提出個人觀點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仰賴他人的想法。
善用抄襲檢查工具
抄襲檢查工具對於偵測文章中不小心出現的抄襲情形非常有用。它們會將您的文章與現有的文獻資料庫進行比對,檢查您的文章是否與其他已發表的內容過於相似。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是否已正確改寫,或者只是想在提交作品前做最後的檢查,抄襲檢查工具會很有幫助。
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抄襲檢查工具:
Turnitin
Grammarly
Quetext
Plagscan
這些工具可以協助您找出可能需要標明出處,甚至是需要修改措辭的地方,確保您的作品真正具有原創性。
一旦您養成定期且認真地遵循這些原則的習慣,就能避免抄襲。正確地註明他人的作品,能使您的作品更具可信度。這不僅僅是遵守規則,更是對他人想法的尊重,以及對自身創作的保護。
如何避免使用 AI 進行抄襲
隨著 AI 在教育領域日漸普及,越來越多人使用 AI 工具來腦力激盪、撰寫論文或進行研究。AI 是一項利器,但也引發了學術誠信與透明度的相關問題。像是語言模型這類的 AI 工具,產出的文字可能在無意間模仿其他文本,或聲稱內容為完全原創,模糊了原創性與抄襲之間的界線。因此,務必了解如何以合乎規範的方式使用 AI,以維護及擴展學術誠信。
以下是在使用 AI 時,為避免抄襲應注意的幾點:
1. 查證並引用 AI 來源
使用 AI 不代表就是抄襲。然而,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仍以其他來源的資料集或研究為基礎。為了避免抄襲,務必查證並正確引用所有使用的來源。
若使用 AI 而未查證來源,可能導致您在無意間將他人的想法或研究成果呈現為自己的。這將構成抄襲。您可以嘗試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或許能協助您找到來源。但最終仍需由您確認並正確引用。
如何做:
使用 AI 產生內容時,若許可,請要求工具提供內容的原始出處。如果不確定來源,或 AI 無法揭露,建議指示 AI 根據您指定的資訊來產生內容,確保取得的資訊來自您熟悉的來源。
2. 轉述並編輯 AI 產生的內容
AI 能生成看似不錯的文字,但通常只是粗略的草稿,需要加以潤飾。
若您未經修改,直接繳交 AI 產生的文本,可能會使作品失去您的個人風格,且無法完全代表您的原創。AI 產生的部分詞句可能與常見用語雷同,因此您有責任改寫成更適合讀者的語氣。
如何做:
舉例來說,您可以先閱讀 AI 產生的文本,然後用自己的話重新撰寫。嘗試調整句子的順序或用字遣詞,並加入個人見解或想法,使內容真正屬於您。如此一來,有助於您發展出獨特的寫作風格,展現個人特色。
同時,請確保最終作品的風格與您平時的寫作習慣一致,尤其是在撰寫作業時,避免顯得突兀。
3. 以負責任的態度使用 AI
過度仰賴 AI 會使您無法充分參與寫作過程,而寫作過程應主要展現您的原創想法、批判性思考與分析能力。如果 AI 完成了過多的工作,您將失去向讀者展現您的理解與原創性的機會。
如何做:
請確保文章內容主要來自您自己的想法與努力。可使用 AI 協助腦力激盪、組織架構或摘要重點,但請確保最終作品帶有您的個人特色。例如,您可以請 AI 協助擬定文章大綱,但詳細的分析與範例則應由您親自完成。
4. 檢查相似度
儘管 AI 的設計宗旨在於產生原創文本,但產出的內容仍有可能與現有文本過於相似。當您要求 AI 總結或改寫廣為人知的資訊時,尤其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由於 AI 透過大量語料庫進行訓練,因此可能在無意間複製受版權保護的短語或常用概念。
如何做:
在 AI 產生內容後,請使用抄襲檢查工具,確保您的用字遣詞與現有內容有所區隔。
此外,若您撰寫的是熱門主題或文章,請在 Google 或您慣用的搜尋引擎上快速搜尋,找出 AI 產生的文本片段,以確認內容的獨特性,並確保您未不小心複製他人的文字。
5. 坦承 AI 的使用
隨著 AI 在學術機構中日益普及,部分機構已開始制定相關規範或指引。
隱瞞 AI 的使用,可能會使您即使並無惡意,仍被指控作弊或抄襲。坦承使用 AI,代表您尊重學術誠信,有助於建立您與教授或機構之間的信任關係。
如何做:
若您的教授或學校對 AI 的可接受使用方式有相關規定,請務必遵守。此外,若您在草擬論文的任何重要部分時使用了 AI,請註明。如果學校有要求,您可以註明:「本文使用 AI 工具協助腦力激盪與架構規劃。」
如何避免在圖像、影片和音訊中抄襲
抄襲不僅限於文字。影片、圖像和音訊內容很容易在各種網站上傳播、使用和重複利用。就像文字一樣,您必須為在影片、圖像和音訊中使用的任何作品署名。無論是圖像和影片,還是音訊內容,尊重創作者的權利並遵守版權法,對於防止抄襲並確保作品的誠實性至關重要。
以下是如何避免在圖像、影片和音訊中抄襲:
1. 正確地為視覺和音訊內容署名
未經署名使用他人的照片、影片或音訊可能導致抄襲指控,且受版權法禁止。適當署名能幫助您避免這種情況,讓您在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同時使用這些資源。
如何做到:
如果您使用他人的多媒體內容,請為作者/創作者署名。對於線上找到的圖像、影片和音訊,可以接受署名或引用的形式,包含原始創作者的姓名和內容來源。範例格式如下:
圖像:「John Doe 於 Unsplash 上的攝影作品」。
影片:「Jane Smith 的影片,請參考 [insert link]」。
音訊:「Mark Lee 的音訊,已獲得授權使用」。
特別是對於音訊檔案,您可能會遇到 Creative Commons 授權,這些授權會根據不同的授權條款提供不同的權限。請務必遵守相關的限制。
2. 使用無版權或 Creative Commons 授權的內容
為了避免侵犯智慧財產權,請使用公共領域的媒體,或透過 Creative Commons (CC) 授權發布的媒體。這些授權賦予創作者權力,允許他人分享其作品,有時會附加特定的條件,例如署名或禁止商業用途。
如何做到:
使用以下網站尋找無版權或 Creative Commons 授權的內容:
Unsplash(圖像)
Pexels(影片和圖像)
Free Music Archive(音訊)
請務必了解您考慮使用的 Creative Commons 授權的具體條款。有些 CC 授權條款允許您修改內容,而另一些則不允許。您必須始終為創作者署名。
3. 創建您自己的多媒體內容
防止多媒體內容抄襲的最佳方法是自行製作圖像、影片和音訊。一旦您自己創作了這些媒體,您就擁有所有權,不會有抄襲或違反版權的問題。這樣能確保您的內容是原創且真實的。
如何做到:
使用線上工具,例如 Canva 設計圖像,iMovie 或 Adobe Premiere Rush 編輯影片,以及 Audacity 或 GarageBand 製作音訊。這些工具讓您無論知識水平如何,都能創作各種專業內容。請確保用於影片的素材照片或音樂已獲得商業用途授權(如果需要)。
4. 取得創作者的許可
如果您想使用未公開授權的受版權保護材料,請先聯繫創作者並取得許可。
如何做到:
透過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與創作者聯繫,說明您打算如何使用他們的圖像、影片或音訊。如果您獲得創作者的許可,請記下相關的通訊記錄,並在分享媒體時署名。
如果您的論文被判定為抄襲,該怎麼辦?
發現作業被標示為抄襲,的確會讓人不安,但別慌張,這並非世界末日。人難免犯錯,重要的是如何處理。以下提供一些解決方法:
與老師溝通:立即與您的老師聯繫。他們可以解釋您這次未通過的原因,並告訴您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仔細查看報告:詳細閱讀抄襲報告,了解收到警告的原因。這能幫助您找出任何不小心造成的錯誤。
修正錯誤:修改您的論文,更正所有錯誤或抄襲之處,例如不正確的引用、遺漏引號,或不恰當的改寫。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尋求輔導員或圖書館館員的協助。
考慮提出申訴:如果您確信抄襲指控是誤判,請準備好您的所有參考資料,向相關單位提出申訴。
結論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避免在文字、圖片、影片和音訊內容中出現重複的所有重點。
只要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例如正確引用出處、改寫內容,以及善用相關工具,就能避免作品涉及抄襲。
無論是製作簡報或整合多媒體,尊重版權並註明來源,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能確保作品的獨特性和可信度。